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21.
在文化自信与文化形象辩证统一的思想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概念、内涵、困境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进行深度解读。认为,武术文化形象的实质是人们对武术意义世界中具有信息价值的外部形式和内部思想在自我认知中产生的普遍判断和看法。尽管学界对武术文化形象的学理价值高度肯定,并分别从不同领域展开论述和探讨,但并没有在武术文化研究中树立起充足的“形象”意识。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发现,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架构总体包括八个方面,即中国武术的人文属性、改革路向、传媒驱动、魅力感知、影视效应、教育推动、时代特征、传统遗存。  相似文献   
22.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风雨,在历史的验证下,得以生存发展至今,其包含的内容甚广,绝非简单的技击格斗内 容所能包容,站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渗透着中国 古、现代人民的智慧,武术与古代哲学、宗教、儒家伦常、人体养生及美学的结合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加上现代社会的 诸多因素的融入,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说武术是-种格斗技能,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23.
从武术历史的发展进程观新时期武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各个层面拓展,为不同的目的服务。了解和认识武术的发展进程、发展方向和现在人们的需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要抓住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有利时机,寻找一个突破口,使武术纳入到世界体育之林,将武术运动开展的更为广泛普遍,实现造福于世界人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25.
传统武术通常被看成是竞技武术的对立面,关键原因在于传统武术文化当中存在着许多非理性因素,即由人们的感觉先验知识所致,而竞技武术则因其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较为密切,使武术的个体价值实现人类普适化而成为武术文化的先进形态。由此,文章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6.
太极拳对中老人健身效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相关文献,得出结论:1)长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心理健康水平、运动机能、细胞因子及血脂代谢功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中老年人群理想的锻炼方式;2)不同太极拳系之间的横向比较、太极拳健身效果的特异性研究、太极拳健身效果显效规律研究以及太极拳对上肢协控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将来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