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部分中国优秀运动员提供心理学服务的一般程序及基本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小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对跨栏、摔跤、艺术体操和羽毛球4个项目、12名运动员进行大赛前心理准备的测试,在收集、分析这些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为中国优秀运动员提供心理学服务的形式、一般程序和基本特点,以及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向2220名男女中国运动员实施了开发于日本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中国运动员平均年龄20.1岁,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专业运动员。因素分析验明了6个运动认知物质焦虑因素,即社会评价、比赛准备、竞技水平发挥、失败、对方实力以及受伤。经过标准化程序,得到了用于中国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 相似文献
14.
激流回旋部分专项心理特征和运动员参赛行为调控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在观察运动员运动实践资料和收集其运动实践经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理论,分析激流回旋专项心理特征和运动员参赛行为调控.研究结果显示,激流回旋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要求呈多元化趋势,包括:1)水感、船感、桨感;2)运动知觉和空间知觉;3)情绪控制能力;4)意志品质;5)读水和利用水能力;6)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流回旋运动员参赛行为的调控表现为:1)比赛从读水开始;2)半决赛也是决赛;3)制定个性化参赛准备程序;4)参赛准备方案的监督执行. 相似文献
15.
优秀运动员所遇竞技信息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认识运动员所遇竞技信息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类属分析法,收集和分析国家皮划艇队、国家体操队、国家垒球队运动员(共95人)所遇竞技信息资料,以运动训练学的"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和"运动竞赛构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竞技信息分类体系.该体系由三级分类层次和信息属性组成;一级和二级竞技信息的内容有六个部分:1)运动员自身类竞技信息(由自身竞技能力信息、自身竞技状态信息和自身发挥信息三类构成)、2)对手运动员类信息(由对手竞技能力信息、对手竞技状态信息和对手发挥信息三类构成)、3)比赛结果评定信息(由来自裁判、评定手段、竞赛规则的三类信息构成)、4)运动成绩和比赛情景信息(由运动成绩信息和比赛情景信息两类构成)、5)比赛条件类竞技信息(由自然物质条件信息、社会人文条件信息、组织管理信息三类构成)、6)其它.二级信息变量又分为36类三级竞技信息;36类竞技信息可继续细分为86种竞技信息. 相似文献
16.
17.
对某优秀跨栏运动员的心理监督,咨询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与教练员配合,在1990亚运会前16个月内,共同对一位跨栏运动员进行心理监督、咨询和训练的研究情况。结果表明:1)对该运动员运用心理学方法的科学训练应以教练员为主体,在运动员自觉配合下进行;2)高质量的运动表象能力对于该运动员从专项身体训练转换到专项技术训练的过程有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3)心理咨询对于形成该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状态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竞技信息及我国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95位我国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过程中接受与处理竞技信息的实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和类属分析等方法,提出并阐述竞技信息概念、建立和命名竞技信息分类体系,得出由24种竞技信息处理操作方式构成的信息分拣、目标调控、思维转化及定向行动4种竞技信息处理基本策略、以及优秀运动员常用的弱化排除和退避思维、泛化和投射思维、抗性思维等9种竞技信息处理操作方式,为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射击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及多种心理训练技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全方位实施,包括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赛后的心理恢复等。教练员是实施心理训练的主体,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20.
成年人参加运动活动的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身体活动动机测量"修订版(MPAM-R,Frederick 和Ryan 1993),对277位成年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包括5类参与动机、参加活动的持续时间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出活动的持久性与参加者的年龄、性别有关系,与动机类型没有显著关系;动机类型与活动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转型、体育意识等方面分析了这一调查结果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