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反映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等.根据军校本科毕业设计的突出特点,分析了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步骤,提出加强针对性指导与交流的几项具体措施.实践表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可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2.
以2006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获奖的运动员为案例,选取在不同培养体制下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运动员刘翔、胡凯和丁俊晖为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根据各运动项目的特点,主要是市场前景和产业价值,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市场前景较好、具有较高的普及性和观赏性,同时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在高校学生中比较普及的项目,政府应逐步退出,通过体教结合的培养体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对于市场前景较差、难以进行产业化运作的项目,但是我国的优势传统项目(如举重),应采取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如果是我国竞技水平很低的个人项目(如台球),可以交给家庭或社会举办,同时政府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23.
审题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其重要性被普遍认可,笔者对中学物理教育中审题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进行了相关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4.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本届世界杯进球数较少;而进球多发生在下半场61~75 min、76~90 min以及补时阶段;球门区与罚球区之间正对球门的B区域为进球的高发区域;前锋位置队员仍是进球的主要力量,但前卫队员的进球数较上届世界杯有所增加;在各种射门方式中,抢点直接射门仍是最主要的射门得分方式;而右脚作为大多数球员的优势脚,是进球最多的身体部位;进球的进攻方式方面,中路进攻与边路进攻相对均衡,定位球进攻在淘汰赛阶段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5.
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相应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等原因,导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分析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了实践内容、支撑保障和评价体系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在现如今发展如此迅猛的数字媒体下,广告设计的发展势头凶猛。在我们生活周边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看见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体,它们随时随地都能与我们结合在一起,广告设计随着数字媒体这个载体的发展愈加成熟。数字媒体应更好地为现代广告发展服务,让现代广告更新颖、独特,充分发挥其广告设计的优势。  相似文献   
27.
近代评书继承了古代说话艺术的精髓并推动了说讲文学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其魅力表现在:话语通俗,故事情节生动,表现力丰富,表演时受环境影响较小等.因此,近代评书成为广大听众喜欢的曲艺文学之一.  相似文献   
28.
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实现人类农田到餐桌、放心消费的重要保证体系安全食用、安全引用、放心消费的重要保证体系。国际通用的GMP、SSOP、HACCP、ISO22000认证等都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中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9.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对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推动高校体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以清华大学的运动员邓亚萍和胡凯、人民大学奥运跳水冠军郭晶晶、北京体育大学举重奥运冠军张湘祥为案例,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进行研究,为高校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真正使我国高校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30.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对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推动高校体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以清华大学的田径运动员胡凯,中国人民大学奥运跳水冠军郭晶晶,北京体育大学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为案例,对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进行研究,为高校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校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