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诗经》十五《国风》虽没有楚风,却有楚歌。通过对《诗经》“二南”产生的地域与时间,以及春秋中期前汉阳诸姬与楚国的关系进行考察,认为既不能把“二南”与楚歌的关系过分夸大,也不能否认“二南”中楚歌的存在。《汉广》、《野有死麇》、《江有汜》等是“二南”所收的几首楚歌,从中不难窥见早期楚文化北向影响渗透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加强课堂的开放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汉高祖对西汉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位特殊读者,他的艺术娱乐需求,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楚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使楚声、《巴渝舞》等俗乐走进宫廷,登上大雅之堂.他的政教艺术需求,推动了汉代宗庙乐的制作和汉初反思文学的涌现.作为一位特殊作者,他的楚歌创作也对西汉文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性影响.由此可见,在古代等级制度下,帝王凭藉国家权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盐铁论》引书用书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铁论》引用书涉及典籍近六十种,其中以儒家典籍最多,道、法家典籍居次,足证当时儒术独尊而刑名法术并重。由其引用书,可证《左传》、《文子》等典籍在昭帝时已流传并为人熟知;其大量援用《淮南子》与《史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武帝政治的深刻反思。《盐铁论》引用书还为研究《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问题、《诗经》的传授及传本问题、楚辞的解读及其引发的不遇文学主题问题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5.
影响汉武帝时期楚辞解读与传播的因素有很多,而汉武帝凭政治权力对此造成影响,重要原因之一。汉武帝在位期间,出于政教目的和个人兴趣,他通过诏令引导与利禄扶持,促成了刘安《离骚传》的产生和严助、朱买臣等人的“世传楚辞”,使楚辞解读与传播一度活跃。出于稳定政权的需要,他诛杀楚辞传人,对楚辞传播给予冷落,则导致了楚辞传播的沉寂。通过这一个案研究,证明在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度下,帝王凭政治权力可以对文学典籍的解读与传播带来正、负两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南方文化代表的楚辞却蕴涵着丰富的北方礼乐文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重人伦之礼;二、崇揖让之礼;三、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四、重祭祀之礼;五、重乐舞的感人教人作用.楚辞在接受北方礼乐文化影响进程中,也对之进行了一定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的特色.对北方礼乐的继承与发展,为楚辞在后世得到广泛接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教学手段 ,加强课堂的开放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遂初赋》篇名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文本则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引。至唐代,李善《文选注》有注引,《艺文类聚》有载录,而以《古文苑》收录文字最多。《水经注》《文选注》所引《遂初赋》多未见于《艺文类聚》,而皆见于《古文苑》。《艺文类聚》的载录不仅前后有删节,而且中间有大量省文;《古文苑》所录基本保存了原貌,但个别文字在传抄过程中有讹误。这一个案考察说明,《古文苑》收录的早期作品的可靠性不容轻易否定,其文献价值尚需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的辨析,认为汉代的昆明池建造绝非循周、秦辟雍或灵台旧制,在《诗经》时代牵牛织女故事并未成型,李山先生的《蒹葭》是表现牛郎、织女传说,《大东》的牛、女二星应对的是姬、姜两姓婚配的观点证据不足。解释《诗经》,宜力求贴近诗歌文本,难坐实处,不妨存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