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听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  相似文献   
52.
53.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相似文献   
54.
西方的没落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55.
马缨花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相似文献   
56.
海棠花     
<正>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树,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片段。记得有一个晚上,与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处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  相似文献   
57.
石榴花     
季羡林 《阅读》2023,(40):39-41
<正>我喜爱石榴,但不是它的果,而是它的花。石榴花,红得锃亮,红得耀眼,同宇宙间任何红颜色,都不一样。古人诗:“五月榴花照眼明。”着一“照”字,着一“明”字,而境界全出。谁读了这样的诗句,而不兴会淋漓的呢?在中国,确有大片土地上栽种石榴的地方,比如陕西的秦始皇陵一带。从陵下一直到小山似的陵顶上,到处长满了一棵棵的石榴树,气势恢宏,绿意满天。可惜我到的时候,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  相似文献   
58.
59.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60.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