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林新 《新闻记者》2012,(2):26-30
本文以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法考查了文本细读自1979年到2011年国内及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运用情况。针对其间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麦克卢汉当年所传承的新批评流派的文本细读方法以及在今天国内的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新 《新闻爱好者》2007,(12):20-21
"人文"似乎正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来说,中国新闻界的相关研究不仅开始得较晚,而且至今研究的面和深度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师教育理论贫困的症结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作为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为密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犹存.英语教学同样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理论研究人员缺少实践研究,英语教师(实践者)缺少相应的理论意识、理论积累和理论思考.理论贫困是英语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什么原因和背景导致英语教师教育理论贫困?采用那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消除教师理论贫困?  相似文献   
14.
河北唐山肖义说,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总额达到1775亿美元——近年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较快,去年比前年增长74%,今年1-3月,比上年同期增长41.4%。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依托和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取向。素质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出发点、依托和归宿。文章就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使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超越一般意义的学科教育,只有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和东西部英语存在的差距和互补优势,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确立发展的方向,优化内外环境,逐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高考试卷的质量既关系到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质量,也对中学英语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试以浙江,山东两省2001年高考英语答郑为例对2001年高考英语试卷的反馈和反拨作用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英语教学和教研工作,并对某些问题提出讨论,供高考命题及中学教师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船舶定线制的有关国际法框架入手,阐明船舶定线水域选择的有关法律和技术问题,建议在选择定线水域时要充分考虑IMO的有关规定,定线制规划应有一个近期计划和远景目标,同时除了充分考虑合理性和科学性外,还应分析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模仿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往往被忽视。不管是传统教学方法 ,还是新的教学模式 ,模枋的教学地位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和学生对模仿的意义总有这样或那样认识不足。殊不知中学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与学生的模仿息息相关。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学生语言模仿的过程。中学生英语语言模仿始于听、读 ,说、写是模仿的结果 ,也是模仿的过程。语言模仿是中学生英语输入与输出的一条通道、一座桥梁。中学生通过语言模仿才能有效地把英语的听、读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说、写能力。模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 ,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保证。我们…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播学最基本的研究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对传播学发展影响巨大,但因其中存在种种缺陷而导致了传播学领域研究的偏向,国内相关研究至今仍受缚于其中.主要问题在于,传播学领域内的研究者并没有完全厘清5W模式建构的合理性与剥离隐藏在其中的时代烙印.研究是知识的传承也是文化的建构,研究者必须以理性原则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