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新版《档案学概论》的修改要突出档案学鲜明的学科个性,要聚力“学科内炼”并在“学科互涉”中保持档案学的独立性。要使档案学具有高度的学术理性,以实践本体论为逻辑主线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科理论体系,并以此获得学术尊严和学术规训的坚实基础,解决档案学科知识合法性问题。新版《档案学概论》的修改还应完成完善与更新结构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2.
“案族”文档名词是指含有单音词“案”的文档名词,主要包括“文案”“案牍”“案卷”“档案”“书案”“案牒”“案记”等名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案族”文档名词中的名词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名词使用频次较低,但“文案”“案牍”“案卷”“档案”等词都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以计量语言学的方法,分析了“案族”及该族类内主要文档名词的基本使用特点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3.
104.
二、档案事业的实践主体及判断标准 在我们的档案学理论中,流行着的是一种非哲学的主体论。这种主体论是以谁在实践中占主要地位来判定档案事业的主体,因此我……  相似文献   
105.
满人入关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它既是一个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快速演变的典型 ,又与满人入关后有清一代的延续相关联。因此 ,对其档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满人入关前各种社会管理活动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逻辑线索 ,阐述了以满族为主体的满人入关前统治者档案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清前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迅速而独特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6.
清代,中央政府所形成的档案(包括皇家档案)主要保存在北京之内阁大库、皇史宬等处.但除此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档案材料保存在当时的陪都——盛京宫殿中.这部分档案材料是现存清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介绍,使世人能够更多的了解它、利用它.本文试将清盛京皇宫档案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给读者,愿这部分档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清盛京皇宫档案的由来清盛京皇宫是清入关前的旧宫.清入关后,盛京被尊为留都,盛京皇宫仍具有较尊崇的地位,并因此而得以收贮一些清代的重要档案.总的说来,清盛京皇宫档案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1.盛京旧档.清人自建立政权之初,即从太祖努尔哈赤始,就很重视档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相似文献   
107.
对于一个事物而言,回答它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对回答它是什么?、它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它的运动与管理过程等问题,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因此回答档案形成规律即回答档案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涉及档案学理论中许多前提性、根本性问题。如档案是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它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与管理?等等问题,都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回答好这一问题,档案学的其他问题就失去了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论文是我国近现代法律文书名词三大基本来源研究之移植篇,包括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的法律文书名词移植的研究.当代法律文书名词移植的数量多于近代.这些法律文书名词的移植也被称吸收、转用,在当代法律文书名词体系中多以“书”为后缀的形式命名,后被逐渐使用在诉讼活动中,实现了这些法律文书名词的本土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9.
档案实体形成者、档案事物管理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为档案活动三主体。档案形成者是档案实践本体的代表,处于第一主体的地位,是整个档案体系中的意义创造者。档案形成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广泛性,分为个人形成者与机构形成者,并以机构形成者为主。他们具有形成与运行文件、临时保管档案实体和整理归档的职责,并对自己形成的档案具有所有权,这些职责的主要承担者是特殊责任形成者。档案形成者在形成档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较明显的意识惰性,需要提升档案意识和加强制度保障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10.
“册族”文档名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册、册书、文册、册文、册籍、籍册、册奏、册印、册宝、册子等17个名词组成.它们产生时间较早,但频次较低.其含义广泛,包含封诏类文档名词、簿册类文档名词、祭告类文档名词和其他专指类文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