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档案双元价值是由湖北大学覃兆刿教授提出,用以解释档案的管理功能与社会意义,并评价我国档案管理实践活动的理论观点。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在档案学基础理论领域所提出的极具创新意义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入到对档案双元价值的研究中,档案双元价值论也开启了由学术观点向学术理论转型的进程。本文将着力于分析档案双元价值从观念的发源到理论内涵的发现、发展的理论转型过程,并对档案双元价值论的未来发展与可供研究的空间进行阐释与预测。  相似文献   
62.
63.
世界卫生组织的《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多年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以分析传统村落文化建档的社会动因与已开展的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实践为出发点,提出了传统村落文化建档的范围与内容,并结合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实践工作的考察,提出了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工作在收集、整理与分类、后期利用方面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5.
目前,数字档案馆建设问题在我国档案理论界已经上升为一则热门话题,多数人在讨论数字档案馆这一理论时,过多针对数字档案馆的技术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如数字档案馆的功能、技术框架、操作平台、技术保障等。但是,作为档案事业主体的档案馆实施数字化建设,影响最大、讨论更多的应当是作为数字档案馆实施主体的档案事业体系。  相似文献   
66.
任越 《湖北档案》2007,(5):20-22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7.
家庭档案作为档案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档案形式,它不仅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更是维护和推动社会文化稳定和发展的个体文化集合体。本文运用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对家庭档案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家庭档案的文化记录、教育、传承与传播功能,并从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两个层面阐述了其文化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8.
研究分析了在空气运动条件下肺功能各参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计算,分析了诸如最大摄氧量(VO2)等重要参数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临床意义。测试实验中选择在污染区和洁净区,选择30人分别组成测试组和两个对比组进行CPET系统测试系能的研究和数据采集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组中的O2P在VO2max时低于低污染区的对比组,说明空气的污染可以导致人体的心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9.
以非遗建档式保护工作与文化自信的深层关系为线索,在文化自信视角下阐释建档式保护的基本思路,探析数字时代非遗档案资源积累、专题数据库筹建、"数字记忆"领域探索,揭示"非遗档案+数字人文"跨界项目的实践契机.立足文化自信,阐释建档式保护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自身传承与建构,通过成功的跨界案例,说明非遗建档式保护工作与数字人文技术紧密结合的空间,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0.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发展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教育部提出的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原有国家级精品课的升级换代的课程形式。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广高校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高等学校在社会教育与服务领域的贡献,进一步满足社会公众"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文章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涵与特点入手,阐释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