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卢杨 《学语文》2008,(2):42-42
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单元文选《许行》篇中,作者对其中“独可耕且为与”一句中的“独”字的注释是“单单,偏”。对此,我们存有异议。  相似文献   
52.
《梅花魂》这一课中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一句,清白玷污隐含了怎样的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不能深入挖掘出这句话中隐含的言外之意,就不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53.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通过描写旧中国社会中的悲剧婚姻和美国当代社会中的失败婚姻,以及女性对不幸婚姻的抗争,批判了男权统治对女性的压迫和奴役,并颂扬了女性的斗争精神,从而引发了我们对如何在男女平等基础上建立和谐婚姻关系的思索。  相似文献   
54.
来华留学生工作已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论述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认清来华留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5.
赵靓 《传媒》2018,(15):24-25
视觉时代也是"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视觉传媒产业充满机遇与挑战,发展十分迅速,图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是最广泛的跨语言、跨国界、跨媒体的传播介质,具有记录与传播功能,在视觉时代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文明》杂志运用精彩的视觉图像和鲜活的文化内涵,通过无数影像记忆展现细节,记录了日益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社会中个体真实的精神状态,以其敏锐的政治视角、特有的媒介洞察、宽阔的国际视野,传播中国力量,展现出期刊的鲜明个性和人文理性,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品文化需求,强化期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6.
利用移动媒体开展移动阅读推广,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阅读引领作用,而以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消费行为模型——SICAS为基础,可以构建适应当下阅读行为新变化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模式。从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变化、新媒体技术环境支持等角度分析SICAS模式用于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可行性,并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论证基于SICAS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实践意义,尝试构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模式,以期为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创新性思路与策略。图2。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57.
本文回顾了初中语文教科书注释编写的概况 ,同时对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注释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 ,发现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注释在编写与使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由此 ,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国外母语创新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教学在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也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随着科技竞争的加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纷纷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并集中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方面。如何在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然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下面仅就美、日、俄等国在母语教学中有关培养创造力的理论与实践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9.
文学批评界关于空间和地方的思考众多,而在空间想象研究中融入生态关怀和生态意识,是生态批评区别于其他文学批评流派尤其是地理批评的鲜明标志。本文从“宜居性”理论对空间研究与生态思考的结合入手,过渡到生态批评界对“栖居”和“生态栖居”概念及其文学表征的思考。流动不居的“生态栖居”方式结合一种女性化的“生态主体性”观,超越了海德格尔式“诗意栖居”的传统之思,足以标志着生态批评相关思考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60.
客观条件对2009年ATP1000大师赛国内观众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条件的变化能引起赛事现场观众人数和结构的变化.在都市体育赛事规划中,对不同变化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应预先判断.分析客观条件对2009年ATP1000大师赛国内观众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2006-2008年网球大师杯赛,2009年ATP1000大师赛现场观众人数大幅减少;对国内观众人数下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网球大师杯赛转为ATP1000大师赛,其次是金融危机,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