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需求更加强烈。以长阳县火烧坪乡农村个人创办家庭图书馆为例,分析其与经营性书店和村组办图书室的区别、优势,并从政策、社会、人才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框架性、指导性文件,不仅对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以及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而且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数字化水平,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知识服务新业态,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标志着以数字转型为主导、以虚实融合为特征的“业态重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图书馆要乘势而行,通过追求与现代技术的同步发展、追求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追求与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同步发展,开创图书馆“业态重塑”的新局面。第二,图书馆要开拓创新,建设开放、规范和互联的新一代共享知识库,并致力于实现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的转变、从专业本位到社会分享的转变和从数据孤岛到全球共建的转变。第三,提出学习贯彻《意见》的三点建议:深入学习和贯彻《意见》精神,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凸显图书馆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贡献;大力推进和提升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刻苦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在新一轮“业态重塑”中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53.
新常态 新指标 新方向(2012中国图书馆年会主旨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英国伦敦"概念店"在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成功故事为引子,指出我国图书馆界要有忧患意识,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提出了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四个新指标:推广活动、社会媒体、数字流通和数字参考,强调今后发展要更加注重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更加注重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更加注重信息交互和咨询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54.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首先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5.
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工会凝聚力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工会凝聚力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提升职工对基层工会的认可度、关注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发挥高校基层工会的团结性与协作力,增强其集体凝聚力,逐步推进文化强校,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  相似文献   
156.
近年来,国际图联议会图书馆与研究服务专业组为配合各国议会普遍展开的议会强化建设,大力推进和探索图书馆研究服务的质量提升和能力建设。从该专业组近期对专业伦理与循证实践两个热门话题的讨论,不仅可以了解全球议会图书馆界在决策咨询服务发展方面的动向,而且对图书馆界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具有借鉴作用。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要与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步,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引入循证实践,提升决策咨询服务的精准度;坚持公正原则,增强决策咨询服务的可信度;加强业务交流,提升决策咨询服务的卓越度。  相似文献   
157.
158.
陈力简要回顾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发布的历史背景,指出21世纪初发生的几起图书馆服务事件掀起了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性质的呼唤,引发了图书馆人和图书馆学界的思考,而国家开展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筹划的“三馆免费开放”政策等,共同推动了《图书馆服务宣言》的诞生。吴建中指出,15年来,在《图书馆服务宣言》的指引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在规范服务和专业提升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次修订是新时代图书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图书馆事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图书馆与社会共建的开放承诺。程焕文认为,《图书馆服务宣言》的象征意义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行业自律。《宣言》标志了中国图书馆行业自律的开始。第二,权利觉醒。《宣言》反映出我们对图书馆基本价值观已有充分认知。第三,理性复归。图书馆应思考如何将平等自由的价值观贯穿到理论研究和具体工作中。周德明指出,2008年颁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未来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服务的专业性,为实现这一点应对馆长的示范性、队伍的先进性、技术的新颖性、创新的持续性等提出更高要求。倪晓建指出,《图书馆服务宣言》颁布15年来,所呈现的历史站位,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文化权益、无区别服务,开放合作情怀及图书馆精神,仍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应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要求及各系统图书馆特点,进一步完善《宣言》的内容,强化以人为本,守正创新的服务理念。那艳认为,应进一步挖掘《图书馆服务宣言》的文化内涵,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指出坚守图书馆精神,完善《宣言》内涵,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时代的召唤、必须保证事业的绵延、需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