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先写“我”印象中的闰土,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作者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的短暂而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根据药物化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针对药物化学教学的现状,探讨药物化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药物化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吴春丽 《考试周刊》2014,(45):140-140
<正>1.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对于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同样适用。通过仔细研读新课改后初、高中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将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在学习中有实用性、经验性、交流性和问题性等特点,在辅导员培训中,以课堂为基础的正规培训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辅导员学习的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能有效针对辅导员学习特点,提升辅导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辅导员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校园中,总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出题解题是"高手",写论文是"快枪手",做课题是"行家里手",但如果让他们去当班主任、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儿却要么避之惟恐不及、"连连摆手",要么总是"笨手笨脚"甚至"无处下手". 本来,"学做人(品行)"与"学做事(知识)"是学生在校的双重任务,相应地,育人与教书、德育与智育、"传道"与"授业、解惑"就是教师岗位的双料素质、双重职责,两者应可得兼,缺一则不成其为师.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展既是对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检验,也是对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与岗位能力的考量。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近年参加多项石油化工类各项职业技能大赛表明,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专业能力、师生团队合作、师生"工匠精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评价,以及实训室建设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春丽 《科技风》2012,(6):217+221
面对世界景观趋同化的发展形势,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觉醒,我们应该怎样改变?非物质文化景观给了我们改变现状的能量,因为它能够使景观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能够创造更丰富更独特的环境.非物质文化景观将成为今后景观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就非物质文化景观在现代景观发展中的重要性做以阐述,为今后景观的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最大信息库,需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参考咨询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个性化和知识化需求.国家图书馆多年来在探索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如何创新参考工作内容,提升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水平与层次及核心竞争力方面提出了若干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今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的掌握,也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其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氛围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呢?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课堂教学导入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导入所遵循的原则对导入技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他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措施,是高校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面临的深感棘手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粗浅分析和探讨其存在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