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出版社如何行使国家赋予的出版权,具体要体现在出版社与作权人之间签订的协议,这是最为重要的。出版社要实现经营目标,出版社合同的签订与实施是我们出版社工作最根本的保证。因此我们所有的出版社工作都要认识到出版合同的重要性。国外名的法学家庞德有句话已经成了市场的一句经典名言:“在商业时代里,财富多半是由诺言构成的。”耶鲁大学教授A.L.科宾说:“在存在彼此冲突的人类利益和愿望的情况下,人类群体的生存和幸福要求信守承诺。因此,在我国所制定的制度中,我们认为合同法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决定承诺的履行和强制执行的规则,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充满着合同,就如同我们生活中充满着哲学一样。”既然市场的运行离不开合同,市场的关系就是无数个单一的合同的总和。所以,当前的市场运行必须以合同为基础,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允许、承诺,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是合同。  相似文献   
62.
以力服人     
去年8月,刚刚告别学生时代的我,被分到了家乡的一所职业学校。上岗培训时,老教师便给我打“预防针”,职校的学生难教呀!初出茅庐的我,压根儿就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开学时,我毅然主动要求做了班主任。  相似文献   
63.
按照中央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高校出版社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转制工作,第一轮19家已经成功试点,第二批61家高校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高校出版管理体制;形成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高校出版企业和一批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4.
由于传统的一纲一本已不能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中小学教材的多样化建设战略,并已取得良好的成效。但近年以来,一些省教育厅开始随意删减教育部中小学教学用书书目,这些行为是否与国家的教材多样化建设战略相冲突?本文试从教材多样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相关政策依据分析教材多样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对教材的出版、推广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分析此类随意删减教育部书目行为的危害性,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65.
鉴于中小学义务教育课标教材的重要地位,国务院、教育部分别出台多个文件对其予以规定与指导,其中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选用与书目" (以下称<书目>)的规定就指出: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整转发<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然而,从2007年以来,多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却对教育部的书目进行删减,此类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教材多样化建设"进程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质量,而且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66.
"久违了,伯尔尼!" 初到瑞士的首都,我竟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十几年前在大学里曾读过德国大诗人歌德一些名著,如<诗与真>和<歌德谈话录>等.歌德1789年在与友人书中谈及其第二次瑞士之旅时,对伯尔尼的美丽惊叹不已,称伯尔尼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城市".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心中开始种下了"伯尔尼情结".  相似文献   
67.
68.
《中华大典·农业典》最后六个分典今年付梓面世.以古籍整理与数字平台编纂路径为创新点,借助当今媒介技术和数字化系统,打破传统编纂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科研立项、团队整合、数字平台、制度管理、编校合一、责任到人、快速推进的古籍整理新模式,对我国古籍整理科学化、系统化、数字化、抢救与保存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69.
康德家的钟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康德,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有一天,康德家的钟停了。他把钟的发条拨到12点整,然后出门拜访他的朋友斯密特先生。进门时康德记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