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武术用语的英译存在多种问题,英译用词杂乱无章、一词多译、生搬硬套、错译误译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目前武术用语英译存在的问题,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标准化武术用语英译体系的方法、原则和途径,旨在提高武术用语的英译质量,为今后武术用语标准化英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62.
闫春慧  姚丹 《新闻世界》2023,(11):83-85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传播力,如何突破文化价值理念的差异,向外输出优秀的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国外民众全方位了解中国等一系列课题值得探讨。我国现有的一些综艺节目初衷是向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在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偏差,打破了其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之间的平衡。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餐厅》,试探究节目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3.
案例教学在美国几乎是与MBA教育同步发展起来的,据统计,美国500家最大财团的决策经理中,2/3是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的,但推广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本科教育。试就如何在本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4.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小学课本的新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经过改写的,作家以自己的改写实践着小学国语课本的”儿童文学化”,从而帮助儿童体认“国语”的美感,养成“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这是从根本上确立新文学的合法性;进入中学国语课本的新文学作品内容比较丰富,从选目上能见出编选者对新文学文学观的遵从,包括对“语体文”的捍卫,对被奉为典范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隆重推荐;教材中大量地选入新文学作品,明显地有利于新文学作品的传播,同时也培植出学生新的“文学感觉”与“文学观”。  相似文献   
65.
中国反倾销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企业既要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避免倾销产生,又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反倾销。当前中国企业尤其要学会运用WTO反倾销法对抗欧美滥用反倾销手段,善于利用WTO反倾销的有利条款做好积极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6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促进一所学校大发展,培养一批有作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7.
68.
绿色壁垒这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经受着来自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的挑战和冲击。对此,政府应一方面从环保意识、环保法规、环保产业、环境外交等入手,防范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另一方面利用绿色壁垒,构筑自己的绿色壁垒体系。企业要开发绿色产品、重视绿色认证、推行绿色管理。政府、企业的积极应对、协调行动是突破绿色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9.
现代教育技术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学是一门经典学科,包含了形态学、系统学及分类学等多方位基础知识。同时,植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感官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直观、感性的图片、标本等辅助课堂教学。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及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当前,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开通,Internet的普及,网络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育教学。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应用于植物学教学之中,已经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0.
姚丹 《科教文汇》2008,(13):169-170
“虚静”说作为先秦道家认识论的观点之一,有其自身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当它被引用到中国古典美学后,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并且贯穿于中国艺术创作、艺术审美鉴赏领域。本文从虚静与审美静观、审美的非功利性、以及“物我两忘”的最高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庄子“虚静”说的审美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