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若干年前,人们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接近互联网,就像"吃完"主流媒体的"正餐"后,享用一下互联网"佐餐".如今许多人虽然不再把互联网等新媒体及新媒体形式当作"佐餐",但对其中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常常嗤之以鼻,对它们传播的某些信息,常常投以怀疑的目光,对"无错不成网"已见怪不怪.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主要是新媒体及新媒体形式超常发展所带来的.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新媒体的"把关人"--编辑.  相似文献   
22.
中国新闻网站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新闻网站永恒的主题,对中国的新闻网站来说,尤其要重视机制的创新、模式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发展是新闻网站不变的旋律,互联网太年轻了,需要提高、完善、充实,要提高整体素质,增强赢利能力,争取在收获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要解决"两个舆论场"的不同,需要有三个"同",一是"同思",二是"同情",三是"同心"。这三个"同",说到底就是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开通政务微博,真正是想人民之所想,痛人民之所痛,真心实意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想方设法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我们才能够在这个舆论场真正地进入民众的心坎里。  相似文献   
24.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讨论传媒业发展,很有意义。如何看待传播业出现的矛盾现象当今的传媒业特别是传统媒体,可以说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转折的节点上。在这一时期,有三大矛盾现象值得注意:其一,  相似文献   
25.
读者变了,受众变了,一代又一代新读者适应了新兴媒体。适应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报刊未来的主题。  相似文献   
26.
2012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中国网民的增长幅度。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PC机网民数量,预示着移动网民将继续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与空间异常广阔。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看点与亮点多体现在移动网络方面。  相似文献   
27.
5月8日至12日,首次全国性党报内参工作会议——人民日报暨省市自治区党报内参工作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先后两次到会讲话,他强调,从报社编委会角度讲,办好内参与办好报纸同样重要。他还就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作了阐述。他说,党报除了是我们党的喉舌之外,还应成为党的耳目。所谓耳目,就是要通过党报来使我们各级党委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据此作出决策,然后通过党报和其它传播工具,以及各种渠道向群众宣传。高狄强调说,内参工作要注意“三新”:新问题、新经验、新情况,要围绕这“三新”办内参。  相似文献   
28.
七届全国人大、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下简称“两会”)显示出的前所未有的开放,由于新闻媒介的传布,已为世人认可。新闻界在努力展示“两会”开放姿态之时,实现了自身改革过程中的一次突破。这个突破令人欣喜,但它是带着历史“惯性”的突破,存在着值得忧思的不足。突破之一:前所未有的“公开”笔者分析、比较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29.
人民网2008年奥运报道的口号是携手人民共享奥运。这是在网上征集到上万条奥运口号的基础上,人民网根据自身特点及奥运报道计划,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这个口号准确  相似文献   
30.
新媒体需要新“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编手记》栏目开办三年来,约请了一批在对外传播领域较有成就的总编(社长)或对外媒体的领军人物,就曾经的事和问题。谈经验。谈感受。井对其提供的经验作了有理性的探讨。这些触角敏锐的文章,不仅反映总编社长所在媒体的特点。也说明了其所在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注重故事性和个案分析。其中既有“我是如何当社长或总编的”。也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外宣领域工作的思考。不只是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堆积。而且对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作了前瞻性分析。对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把握舆论导向的点滴感受》《刚柔井济胡舒立》《肩负着唤醒社会良知的责任——〈晾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韩松访谈录》等一大批刊登在《总编手记》栏目中的文章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转载的高潮,备受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