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57篇
科学研究   9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常规战争中,敌对双方常常捉"舌头"(即俘虏对方人员)来了解对方战术意图、兵力部署及武器装备等情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更先进的方式,即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窃取常规手段难以获得的敌方情报.  相似文献   
82.
二战结束前夕,美国联邦政府根据战时的经验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联邦科学政策机构,以资助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制订美国的科学政策。但战后爆发的冷战致使美国形成了由多个联邦机构组成的多元性科学政策制度。这一制度对美国大学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美国大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加剧了科学资源在美国大学之间分配的马太效应,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大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3.
本文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从Bayes空间计量的角度研究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多数省域的居民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居民消费支出和能源消费强度;从当期效应来看,各变量对居民能源消费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因此,降低能源消费需要控制人口规模向城市转移的增长速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引导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随着英语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趋势,我们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知识产权的研发和转化两个阶段,发现我国区域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整体效率以及研发和转化两个阶段效率都比较低,区域之间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梯变化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因此,提出应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知识产权运营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十分快捷的信息传递的通道,打开电脑,点击键盘或者滚动鼠标,你所感兴趣的资讯会在一瞬间漂洋过海,以视频、声音、文字和图片等等形式,呈现在你的眼前。通过网络,你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的问题转眼得到解决;你纠结烦恼的心结在别人的化解中立刻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87.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中日文学史上分别占有重要地位。两部作品在相同题材和主题背后,隐藏着同中有异的文化结构。两位作家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但都从自传体角度阐释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与根源,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巴金的《家》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岛崎藤村的《家》则包含着神道与儒教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意义、目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证明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实训项目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可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