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高校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说明了学位论含义及其收箴管理、使用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叙述了学位论本身的特性和价值作用;分析了目前部分高校对学位论的管理状况;着重论述了对学位论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符合人才培养发展要求的辅导员队伍是每所高校都要面对的课题.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江苏科技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创新了辅导员工作模式,不但为“卓越计划”实施注入了活力,也为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自2010年6月以来,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亦称“卓越计划”)工作启动至今,将近4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在“卓越计划”培养出了一大批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的社会背景下,对“卓越计划”的实践之路以及“卓越计划”带给人们的思考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周效国  朱金 《科教文汇》2014,(20):31-31
本文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及本人高校班主任工作经历,介绍了对“情况特别学生”引导方面的一些做法,通过对“情况特别学生”引导的成功实例,我们深信“没有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上心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进教室办公是利是弊?最近,《文汇报》就上海市南汇区光明学校的一项尝试展开了议论,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方认为,这一做法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密切;反方认为,这一做法使课堂缺乏“中心”。在评论中提出,“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各校都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有别于他校的做法,只要对教育有利,对绝大多数人能带来实在好处,是完全可以‘百花齐放’的”。 究竟这是一项怎样的改革呢?我们不妨走近一看——  相似文献   
16.
在管办评分离的框架下,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政府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统筹协调,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管体系,政府首先要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研究生教育法规政策体系;其次要从资格准入、过程监控、结果评估与反馈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全程监管;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第三方力量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同时加强对评估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灰色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金 《情报杂志》2002,21(7):51-53
根据图书馆文献信息灰色度的特征,揭示了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在网络时代中一些图书馆文献信息灰色度加深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原因,指出图书馆只有更新观念、配置先进设备和引进信息技术、转变管理模式、提高工作人员对文献信息的吸收能力和处理能力,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才能降低文献信息的灰色度。  相似文献   
18.
朱金留 《辅导员》2010,(24):54-54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著名语言学家里弗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几个结合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献检索课中新老教学内容之间、检索技能与情报意识之间、信息的获取与分析之间、检索的方法和思路之间、作业与科研课题之间、教学的多层次之间等诸种关系,需要在该课的教学当中,由教师调整和掌握每种关系的位置,在强调关系的一个方面时不可忽略另一个方面,在讲述关系的两个方面时,需要使其密切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促进该课的不断拓宽和深入。  相似文献   
20.
所谓作文的“格”,就是将写作技能分成若干个“点”,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成一条“线”(即连贯的句子)。对学生进行“格”的训练,主要是针对相当部分学生的文章中出现的语句单调而枯燥,表现张力严重匮乏,以及有的学生落笔茫然无绪等问题,让他们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进而轻松愉快地进行表达实践。一、操作思路我们将作文“格”由简到难分为四种。(一)最简格“人+语言”例如: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二)迭加格1.人+动作+语言例如:他向老师敬了个礼说:“老师,再见!”2.人+动作+表情+语言例如:他走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