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经济贸易日益密切,这是因为中日两国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双方贸易合作的必要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诸多政治的、经济的制约性因素。中日双方正视这些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将有利于双边经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2.
李小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277-277,11
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备件下,行业管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不到位,地质工作的宏观管理职能也就难以体现。因此,明确行业管理职能,有利于提升地质勘查宏观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高中阶段在学习《电场》这一章时学生普遍都感到很难,其原因是对于电场学生不能够直接观察和接触到,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电场教学中关键是先掌握基本概念,然后逐步深入理解。而学生在学习电场时往往存在一些概念误区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要加强"四德"教育,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习总书记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体现了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5.
"和"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理想。"儒"家在这方面的思考尤为深邃及突出,其"乐和"思想不仅表现为对音乐声律形式的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将伦理、政治、道德与音乐联系起来,被用以维持统治者的长久统治,以最终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乐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迹,甚至在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分别从"仁和"、"德和"、"礼乐相和"三个层面入手对儒家"乐和"音乐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具体表现进行探析、研究。  相似文献   
46.
音乐学视域下的“风”字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字意义的指向经历了由一种自然现象演化为民俗、歌谣的渐变过程,在这一历程中它与音乐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根据风之本意,结合史料、文献记载,对"风"字予以音乐学视域下的解读会发现:风名来源于祭仪,风就是民歌,风还是乐器。  相似文献   
47.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瞽矇”,精通各种音乐,熟知各种祭祀礼仪,他们在上古礼乐文明诸多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礼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古代音乐文献相关记载的梳理,可以发现瞽矇与音乐的渊源:他们是古代乐官的一类,地位很高,在礼乐活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治教化、历史传承、音乐教育等多方面承担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48.
高中阶段求解某个力做功问题中,一般利用公式W=F*scosθ便可求解.但此公式中在做功过程力的大小、方向不能改变(即为恒力),若是变力问题就不能利用此公式.如何处理变力做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如今赏识教育己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潜力.赏识教育有诸多的好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等.  相似文献   
5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与限制。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现实生态环境表现为:高校辅导员正在被边缘化,整体生态环境缺乏平衡,生态位受到挤压,且多种生态因子有成为限制因子的趋势。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和谐生态环境,应积极关注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生态环境,确立整体生态环境观,营造凸显人文关怀的制度生态环境,改善高校辅导员"边际人"群体的物质生态环境,并为其创设健康、豁达的心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