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文建 《现代情报》2016,36(1):107-113
对重庆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实际状况进行调研,结合社会舆论报道和社会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实际需求,指出当前重庆地区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不足。结合不同层次高校的实际人力、财力情况和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提出诸如加强社会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多渠道的校外访问方式、实现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的制度化、提供开放服务监管和反馈渠道、善用媒体渠道扩大影响力等合理化建议,以期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能力并拓展服务方式,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2.
图书馆知识共享是对原有的文献服务模式的一种延伸,是图书馆知识外化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社会公平精神的体现.笔者指出近年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中出现的一些不严谨的认识,并着重针对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中出现的"隐性知识更重要"、"忽略公平问题"等现象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43.
[目的/意义]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分析现有图书馆空间再造需求,指出基于美学与体验营销视域的空间再造策略,为相关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空间再造研究中对于美学与体验营销理念的研究,结合图书馆空间再造的自身因素、用户因素和相关因素,构建基于美学和体验营销视域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结果/结论] 适合用户需要并满足其审美要求的空间设计才能有效提升空间服务效果。图书馆需要在美学与体验营销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再造、功能空间再造和主题活动元素布置,以满足用户对图书馆不断变化的空间服务需求来推动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变革。  相似文献   
44.
小众阅读现象只是移动阅读行为所产生的读者表象中的一种.个性化服务是小众阅读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使小众阅读越来越明显的同时,也使得读者逐渐产生了大众阅读群体成员和小众阅读群体成员的双重身份,而小众阅读成员所代表的群体的服务诉求往往是图书馆长期忽略的部分.图书馆有必要研究小众阅读群体的阅读需求与服务诉求,并以此完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验证用户因素对大学生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以EECM-ISC为基础,融合用户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大学生对于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数据,结合α系数、CR值、问项均值、因子载荷分析等证明用户因素对于大学生持续性使用移动图书馆行为的重要性仅次于信息质量,高于系统质量与服务质量。建议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培训、文献检索课、1小时讲座、移动图书馆检索大赛等方式培养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能力,结合辅助资源系统将移动图书馆的运用融入到课业学习中,使大学生形成使用兴趣并最终达到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目的,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通过解析国外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特征,解构国外图书馆员能力要求特点,结合我国相关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员能力培养策略。所选的标准对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虽在岗位特征、学科特征和服务群体方面的要求上具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能力描述和评价标准较为齐备,对图书馆员基础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个人特质均有涉及,可作为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能力评估与培养的重要参考。表2。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47.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数字阅读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但大学生在数字阅读中出现的浅阅读、碎片化、轻思考和易沉溺的问题也反映出其数字阅读素养亟须提升。通过对数字阅读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解读,针对大学生数字阅读意识不强、能力不强、道德需提升以及需要加强评估和反思等问题,从培养深阅读习惯、提升数字阅读能力、端正数字阅读行为、注重批判阅读思维培养等角度构建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提升策略,以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