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93年,中国报业竞争继续升温。报摊上的大战越演越烈,为了攻占市场,各报纷纷厉兵秣马、摆阵布局。聘任制继去年《沈阳日报》首开先例后,如今已成燎原之势;《中国青年报》扩版同时推出的主编竞争上岗,在报界引人瞩目;新华社创办《新华每日电讯》,从强大的记青阵营中带出一支同样强大的报纸编辑队伍成了当务之急……凡此种种都启示我们:在新形势下,报业竞争呼唤新型的新闻编辑人才。(一) 翻开各种新闻编辑教材和专著,都不难找到关于编辑人才的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十分相似,主要是理论方面的修养:政策水平、知识面、写作能力、事业心与奉  相似文献   
82.
西方报纸版面变革及其动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版面设计是当今中国报业讨论的热门话题 ;西方报纸成了各报竞相学习、仿效的对象。本文沿着西方报纸版面发展变革的脉络 ,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媒介竞争和学理研究四个方面较深入地分析了报纸版面发展变化的动因 ,为中国报纸版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3.
蔡雯 《新闻实践》2003,(9):22-24
编辑策略是新闻业务范畴中的一个问题,它决定了编辑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利用,对各项具体编辑业务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但编辑策略的形成与变化,又与媒介的外部因素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有着紧密联系,在非典事件之后,重新审读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影响编辑策略的外部因素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编辑策略无疑体现着新闻传播主体的主观意愿,报不报道,如何报道,都是编辑策略指导和决定的结果。然而,非典的出现,特别是非典报道过程中的转折,向我们揭开了编辑策略背后更真实的东西,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媒介环境和审视新闻传播的机会。  相似文献   
84.
办报者无时不关注铺展于报端的报道面及引发的各方面的社会“效应”,也无时不在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报道面是老话题了,“热点”则是近两年才在新闻界“热”起来的新名词。对于读者,“面”与“点”同样重要。内容单调、信息量少的报纸,不受读者青睐;内容广泛但缺少“叫座”的东西,也同样会被视为“老面孔”而受冷落。对于办报者来说,往往先考虑的是“面”。“面”的外延、“面”里的重点、“面”的表现……正是赖以调度编辑部工作的报道计划的主要内容。至于“热点”,有幸  相似文献   
85.
电视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上除需注意有声语言的创造外,还要注意屏幕上的形象语言。不论是播新闻节目还是作为各类专题节目的主持人,电视播音员在电视屏幕  相似文献   
86.
87.
88.
案例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法学、公共行政、工商管理等多种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新闻传播学在这一方面的尝试起步较晚.本文通过观察海外高校与新闻培训机构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从案例库建设和案例课程设计这两个方面梳理案例教学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9.
蔡雯  贾茜 《国际新闻界》2013,(2):102-110
中国社区报纸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本文从中美社区报纸比较、社区报纸与都市报纸比较、社区报纸与新媒体的联系三个维度展开观察和思考,对社区报纸的定位、办报策略及未来走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0.
高考数学大纲指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其考试的内容包括:等差、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在高考试题类型中,数列的题型比较灵活,可以说,不同试题的类型,考察的知识点不同,考察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自如的应对高考中的相关试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