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9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职教育应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平台及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旅游英语专业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环节是构建突出导游业务能力、英语语言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大赛,把职业道德培养与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当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避免的三个常见误区:一是“重技术,轻内容”——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引入而轻视对教学资源内容本身的建设;二是“重初次建设,轻二次开发与深入整合”;三是“重建设,轻应用”——难以形成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同时,本文也讨论了针对这三个常见误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两个有趣实验双语描述的尝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也为大家传递一种新的教改理念.  相似文献   
5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多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并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比较、分析、概括,进而能获取更深层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定能发挥出无限的想象与创造。“先学后教”的具体做法是:一、营造课堂民主气氛,充分发挥“先学”潜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有效认知往往伴随着肯定、赞许、羡慕等积极的情感,厌烦、不满、轻视等否定的情感难以产生积极的认知。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55.
本文结合新时期对高校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地方工科院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育部改善试验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遗传学是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科内容发展迅速,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教学内容难和英语学习难的两大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是课程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可在多元化评价方式中采用学生自主出题的模式,并在两届本科生中试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双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7.
58.
初中二年级学生往往容易放松自己,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低分化明显。2003学年上学期本人接手初三(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该班在初二下学期期末本校统考中,全级平均分为60.23分,该班平均分为49.53分。差距如此之大,主要是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化相当严重。由于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落后面太大,班中学生人数多,仅靠任课老师进行课内分类指导难度很大,所以希望通过学生合作学习,降低分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59.
“孟春之月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这是中学生物课本引以说明鸟类适徙行为的诗句,给生物课教学平添了几分情趣.其实,像这样可借用于生物教学的古诗词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60.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惠及千家万户,是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仁寿县坚持以优化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有力促进了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