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对于这场革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观望到经历了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陈独秀接受十月革命的思想过程与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相一致:陈独秀最初从民主主义与社会进化论角度看待十月革命;苏俄宣言与巴黎和会的双重刺激加快了他对十月革命的认同;后来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彻底接受了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2.
档案制度是具有明确功能指向的规则系统,而本文侧重展示基于社会控制功能的档案制度,具体将从社会控制与档案制度的关系入手,沿着档案制度起源中的社会控制动机,档案制度变迁中的社会控制意图以及档案制度安排中的社会控制功能实现的三个层次进行全景式的剖析,目的是建立对档案制度社会控制功能指向的认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全面认识档案制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发展、管理体制与模式现状、未来展望三方面对中美的企业档案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对推动我国企业档案工作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档案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的原始性凭证,蕴含族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身份信息,是族群认同的关键性材料,彰显记忆价值、认受价值和文化主体价值。本文基于档案在族群认同中功能展开的观察元框架,通过明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传递机制,解析个体通过“刻写实践—共谋筛选—档案保管”向族群传递认同的交互行为,以及族群经由“仪式展演—情感交互—情景识记”联结个体认同情感的过程,进而分析档案层垒与族群认同的记忆空间,同时引入时间轴概念,完整揭示族群认同的历时性传递与档案价值之间的同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苑近年来,宏观职能鉴定论成为档案鉴定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一颗新星,大有引领长期裹足不前的档案鉴定理论突出重围之势。但笔者对此论尚有几点疑问,特在此文中提出,以求教于方家。一、宏观职能鉴定论是早期“职能鉴定论”的翻版,并未从根本上超越前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波兰档案学家卡林斯基就提出了著名的职能鉴定论,其核心思想就是:按照机关在政府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①无独有偶,1926年德国档案学家卡尔·穆勒也提出了文件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文件形成机关等级的理论,也…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全面修改之际,本从商标反淡化理论的产生着手,分析了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必要性,并结合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阐述了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7.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做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我不小心把碘酒滴到了书上,没过几分钟,书页上竞呈现出了灰蓝色。奇怪!难道纸里也有淀粉?我心存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去请教张老师,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外电子文件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文件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档案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不少档案学者从各种角度探讨了电子文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36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得出教师的教学行为的7个主要因子,并通过频数分布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感觉依次为“可以充分活动”、“能体验到运动乐趣”和“课的内容丰富”。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感觉依次为“内容没趣味”、“不能充分活动”和“形式单调”等。  相似文献   
20.
陆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4):51-57
[目的/意义] 针对当代社会转型系列研究中对于公共信息空间转型研究的空白,梳理社会变迁对公共信息空间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以彰显转型中的公共信息空间在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实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方法/过程] 采用社会变迁基本要素分析的方法,明确影响公共信息空间的3个基本维度是制度变迁、科技创新和全球化,并在此基础上用思辨方法分析其对公共信息空间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结论] 社会变迁对公共信息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政府垄断信息走向充分供给,实体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单向传播走向多点互动,分裂空间走向聚合。而功能的转型则表现为塑造型传播向沟通理性的转变,社会控制工具向社会治理基础的转变,形式整合向认同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