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读了张中行同志的《文义之间》一文后(见1980年第3期《语文教学通讯》),觉得“反义”一节中的提法值得商榷,现将该节摘引如下: “反义 (1)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周礼·地官·媒氏》) (2)其能而乱四方。(《尚书·顾命》) (3)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胜国’是因战败而灭亡的国,‘乱’四方是‘治’四方,‘敢’是不敢,‘知’是不知,这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情况,也要注意。”我们认为,例(1)中的“胜”和例(2)中的“乱”解释为“败”和“治”,这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古汉语中,的确是有一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训诂学中称之为“反训”。然而,如果把例(3)中的“敢”和例(4)中的“知”也看作是表示了反义,那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了。先让我们来谈例(3),从句面来看,该句是否定式,然而从语气来看,它却表示了肯定的意味。为了调和形式上的否定与内容上的肯定这一矛盾,张文就将“敢”看是“不敢”,这是因为把该句看作是陈述旬了。然而,我们认为“敢”并非“不敢”,因为该句是反问句。现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22.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奋斗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这一奋斗目标也是新时期高一《思想政治》经济常识教学的鲜明主题,时代赋予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重大任务。一、为什么要把“小康社会”目标作为经济常识的教学主题(一)把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作为新时期经济常识的教学主题,从根本上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3.
参与式学习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参与式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是语文课程总目标。新教育形势下,农村语文教师应当响应号召,将培养学生参与式品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表现得活跃、积极,既动手又动脑,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积极配合教师。这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学生的个性以及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与品质均能得到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4.
教学改革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象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创新,因此,教学改革也是一种教学上的革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把教学改革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5.
随着社会数字转型的发展,电子文件归档"双套制"弊端日益凸显,"单套制"趋势越发明朗。通过对政策法规及标准的研究,梳理我国电子文件归档从强制"双套制"到任意"单套制"的演变历程,分析强制"双套制"与任意"单套制"之间的关系,指明任意"单套制"在当下的具体含义。从"单套制"理想与"双套制"现实两方面,分析我国电子文件归档问题中的分歧与共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二者间互动与创新的关系,提出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来认识理想追求与现实考量在推动"单套制"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6.
2、历史档案內容的廾发 <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施抢救的全国重点档案是指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27.
128.
政务信息公开带来的现行文件及未到进馆年限档案的开放,直接冲击着档案开放的时限要求。档案开放应向着鼓励及时利用的方向进行调整,形成与政务公开互相配合的完善的档案开放利用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29.
档案自身因素对档案易用性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是影响人们选择和利用档案的现个重要因素.在决定是否选择的利用档案时,易用性影响往往超过档案本身的价值,因此,档案的易用性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0.
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将更广泛、更深入,社会各界人士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的档案意识也在逐渐加强,此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完整?是否有效?本文依据档案的形成过程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并针对每种类型,探讨数字档案信息在形成、归档、存储、保管和利用等过程中,保障其真实性的策略、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