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比较体育教学方法效果研究的假设检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亮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43-43,54
讨论了假设检验方法在体育教学方法比较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具体实际应用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培养的意义入手,结合赤峰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从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及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3.
高亮 《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81-282,231
中职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而中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中职生实际动手能力、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进行了相关论述,对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在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学生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训练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策略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4.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支撑,科技平台开放共享在政策驱动模式下,包括四层次,科研设施对外开放,自由使用;设立公共网络,其他研究人员可通过网络使用科技资源;对外合作,联合申请科研项目;提升科技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后认为,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是建立在一定规模平台的基础之上,而科技平台建设容量需要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实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保护和开放的关系,二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5.
近些年来,网络谣言蔚然成风,特别是"秦火火事件",可以说将网络谣言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目前,网络谣言的传播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特征,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对其动因的探究,初步总结出防控网络谣言是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共同努力,在自由表达权利与建立维护网络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建成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研究主要探究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建成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的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 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建成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 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的中介作用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建成环境诸因素之间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建成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为: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7.
解释学视角下的我国民俗体育本质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8.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文化发展规律的学科,文章分别以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论、进化论、传播论三种基本理论为视角对我们传统体育项目舞狮进行分析。基于此,分别解释了舞狮文化的功能论、进化论、传播论,并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19.
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阳刚的一面,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阴性文化特质,而太极拳正是吸收了这种特质来追求人类健康的,并形成了具有柔以养身、静以养心、水以养德等阴性特质的太极拳健康文化。于身体而言,其追求柔以养身,体现在外柔内润、体柔通顺、周身轻灵等方面;于心理而言,其追求静以养心,体现在以缓入静、致虚守静、静则心安等方面;于社会适应而言,其追求水以养德,体现在美善如水、滴水穿石、水无常形等方面。对待阴性柔长的太极拳健康文化特质,既要肯定并发挥其对于健康促进的价值,又要警惕和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唯此,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中“阴阳思想”进行了梳理分析。“阴阳”从最初的自然现象解释、本体论、目的论、宇宙论的“入场”,再到认识论、实践论的“出场”,早已不再是迷信的符号,而是在历史语境中自觉地进行动态转化,进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思维模式,这对中国传统身体技艺——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阴阳”对各个方面影响广泛,其中武术受阴阳学说影响非常显著的领域之一。在传统武术的文化塔顶上,闪烁着中国哲学智慧的辉光。浑然无迹、有感皆应既是这个武道的生动体现,又是阴阳互济的契合结果。明阴阳之变,求天人合一,是传统武术希冀穷神知化,以具天地精神的一个基本道枢所在。阴阳全方位地统摄着武术的器物、制度和精神层面,基于此,我们从外显、中间和内隐三个层次进一步理解“一阴一阳谓之道”和“一阴一阳谓之拳”的中国武术阴阳思想。鉴于“阴阳思想”全方位地表现在中国武术的各个层面,其中器物层表现为阴阳相济的十八般武艺,制度层表现为内外双修的金科玉律,精神层表现为动静中和的技击超越。正是受到该思想的影响,中国武术才能够从一种注重器物属性的“活命之术”、“技击之能”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强调精神属性的“修身之术”、“艺术之能”,最终成为中国人实现“技观阴阳”、“由技入道”的切实载体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