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7720篇
科学研究   1334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444篇
综合类   238篇
文化理论   173篇
信息传播   866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927篇
  2011年   2095篇
  2010年   1666篇
  2009年   1691篇
  2008年   2149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杜晓玲 《快乐阅读》2011,(11):44-45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听懂所学语言范围内用正常语速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能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语段。多听是提高听力的前提。但如何去听,如何获得准确的信息,则不是仅多听就能解决的问题了。怎样有效地做好考前准备,培养良好的心态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工夫花在平时。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992.
病毒与木马 寒假及春节期间教育网网络运行平稳,无重大安全事件发生。 寒假期间,教育网内的整体安全投诉事件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9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身的特点与网络技术特点的契合,使得他们容易通过网络产生统一的、偏激的舆论情形,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而我国高校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存在的不足,又为这种"网络——现实"模式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要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要在网络制度、网络道德的建设,自动化网络监控系统,高校教师的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94.
从2011年的5月开始,一个肩带五道杠的学生走红网络。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寄宿学校学生黄艺博。据媒体报道,黄艺博从两三岁时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今已经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易引发社会舆论,甚至导致社会恐慌。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舆情环境,也给主流媒体对突发舆情的引导、处置带来了挑战。主流媒体在此类公共事件的舆情引导中应当坚守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利益维护者三重角色,切实保障受众的知情权,正确应对及引导网络舆情。2018年,我国"长生疫苗"事件所引发的大规模网络舆情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突发公众事件中舆情引导的作用。本文以此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主流媒体如何积极、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并为主流媒体如何正确把握舆情导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欧燕飞 《考试周刊》2011,(39):39-40
光复之初,台湾同胞沉浸于重回祖国怀抱的喜悦之中,然而迎来的却是陈仪政府在台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表现,以及百姓危急的生活状况,因而台湾民众原来美好的希望迅速变为失望、不满甚至愤恨与仇视。在光复的16个月后,台湾全岛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二·二八"事件。在这一过程中"台湾人"与"外省人"在台湾成了一个对等的名称,毫不夸张地说,"台湾人"与"外省人"的划定是"台湾认同"的异化。而这种异化的诱因离不开台湾民众敏感心态的变化。从光复初到"二·二八"这段时期的台湾民众的心态极度敏感,而这种敏感的"台湾心情"对台湾日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方涛 《考试周刊》2011,(17):194-195
作者就2011年初吉林省四平市发生的研究生考试作弊事件,探讨了高校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分别从教育惩戒的合理合法性,国内外高校惩戒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以及实施惩戒必须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出要杜绝当前考试作弊之风,唯有彻底改革考试制度,依法治考。  相似文献   
998.
郑赢珺 《考试周刊》2011,(74):178-178
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老师一定比学生“厉害”,老师一定能解决学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但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上的一次偶然事件,使我意识到教师“显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理性地区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问题的界限,加大对研究对象的自我反思与批判力度。 教育理论研究追求认识的普遍性,其特质在于暂时忽略一些细微因素的存在,经由必要的概括、抽象.寻出同类教育事件、教育现象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