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218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查"的基本意思是翻检、调查、寻找、核查.如"查收"是核对清楚接受."查办"是调查清楚罪行加以惩治."抽查"是从同类事物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查对"是检查核对.  相似文献   
12.
引言 “整合”一词由英integration译来,意即对资源进行加工、重组,使之重新形成合理的结构,通过整体优化来实现最大效益。媒体的整合功能在国内最早由席文举提出并解释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舆论力量,能够和社会事物产生共振并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的编辑手段在传播信息、聚合民意、影响社会方面的整合功能更加凸显。不久前发生的“男子拒签,导致孕妇死亡”的事件,就是一次成功演绎网络整合社会的巨大力量和多重功能的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13.
王惟红  袁辉 《军事记者》2008,(10):28-29
心理学表明,人的感觉规律都有一个由陌生化到自动化的过程,当初次感受某个事物时,会有一种冲击直观情感的陌生感。但这种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又陷入司空见惯的麻木钝化中。俄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认为,在创作过程中,为创造出复杂化的形式和使事件在读者心目中发生变异可以采用“陌生化”手法,它能使人们在面对原本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产生新奇感,从而感受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4.
运用以点证面、以实写虚的修辞手法 非事件性新闻,《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是点面结合,以点证面,以面为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倾向性、经验性或典型性。典型报道、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等属之。”  相似文献   
15.
汲军 《新闻界》2006,(6):75-75,74
“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明天的新闻。”这句名言说明了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那么,昨天的历史能否成为今天的新闻呢?法国的贝尔纳·瓦尔说:“新闻即刚刚发生和刚发现的事物。”“刚发现的事物”可以是已经发生了而刚被发现,这样的新闻概念就给了重新发现的历史新闻一席之地。所谓历史新闻是指人们对已经有了定评或已经载入历史典籍的史实,又重新发现了它的新的史实资料或发掘它新的价值、意义,并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传播的新闻。历史是新闻的宝库,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再发现新闻,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将历史事实的再发现纳入我们新闻的视…  相似文献   
16.
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见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己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说一句狠话:你白活了!  相似文献   
17.
王澜 《新闻导刊》2006,(6):20-21
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说明报道的主体:也可以作为辅助性背景材料.解答新闻中的疑难问题。说明新闻事物的特征.或者对新闻中所涉及的学术名称、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就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最点,但也不能离开“两点”讲“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样,报道新农村建设也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只报道成就而掩盖存在问题,也不能以问题抹煞成就,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在看到事物存在着两点的同时,区分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相似文献   
19.
戴诚  张悦 《大观周刊》2006,(18):M0002-M0002,3
事物总是变得太快,市场经济催生下的社会事物尤其明显。在许多“70后”还处在为结婚、要不要孩子绞尽脑汁、拼命攒钱、赚钱的时候,年轻的“80后”在不知不觉中掀起了一场“抢婚”乃至“抢生”行动。相对于“70后”而言,“2+4”的婚姻模式是“80后”年轻人的范本,即2位独生子女共同赡养4位老人。按理说,负担重了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婚后与长辈的关系颇为微妙,传统意义上的“婆媳”、“翁婿”关系已经不能适用,更像是和谐的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三十四中队党支部认为,写新闻报道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一可以培养学员的写作和思维能力;二可以通过写新闻报道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中得到启发,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三可以鼓舞士气。为此,中队便请院里的新闻干事和地方编辑记,利用节假日进行新闻报道培训,还订阅了十余种报纸及《军事记》、《新闻写作》等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