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简述蔡襄与蔡京都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二人同为莆田仙游人,但具体亲属关系一直模糊不清。综合谱牒和地方志等各类资料,通过考辨真伪,初步理清了蔡京与蔡襄之间的关系为从祖兄弟,以期有助于对蔡京或蔡襄研究的深入,乃至蔡氏家族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0,(6):10-10
具有亲属关系的动物会互助是常见现象,这种互助其实从精子存在那一刻就开始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相同来源的精子会像火车车厢一样彼此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葛兰言在其对古代中国的研究中承续了涂尔干对亲属关系问题的关注,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结构理论则深受葛氏之结构视角的影响,本文对这条代际传承、不断扬弃的学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中国古代之婚姻范畴与亲属关系》中,葛兰言借助丰富的史料,颠覆了对乱伦禁忌的传统解读,并试图从中国古代氏族的外婚制中建构出以交换与互惠为基础的一般性流通规律。列维-斯特劳斯批判地继承了葛兰言的研究,将其关于婚姻类型与流通的结构分析化为己用,形成了《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的理论支柱,该作也成为法国人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果。不难发现,自涂尔干将亲属关系置于社会团结视阈下重新考察伊始,葛兰言与列维-斯特劳斯都在接续前人研究的同时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家臣制度是周代贵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春秋时期的家臣文化,强调臣属必须效忠于宗主之家族,以宗主为"君",要只知其"家"而不知其"国"。这一家臣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金文资料表明,"委质为臣"的仪节在西周晚期已经形成。宗主任命家臣时,强调家臣要遵循其政令,善于其职事,这是家臣效忠宗主的根本表现。家臣与宗主之间存在着血缘或假血缘的亲属关系,西周时期亲属关系的政治化趋势,构建了家臣与宗主之间的君臣关系,强化了家臣对宗主的人身依附。  相似文献   
15.
16.
田霞 《华夏文化》2000,(4):18-20
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仍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与其自然经济相适应,其家庭关系大都保持着一种较为复杂和种类繁多的状况。这同如今的工业化社会的家庭所具有的关系简单、种类稀少形成明显的反差。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曾在河北几个地区进行过实地调查,发现家庭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兰亭集序>,给"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注音为z(e)ng时,一是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如曾祖、曾孙;二是指人的姓.  相似文献   
18.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3):122-123
亲属关系而以亲属称谓来相称的社会称谓习俗,叫作拟亲属称谓.这类词大多沿用了亲属称谓,有些则是在亲属称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是亲属称谓的社会化(非亲属化)形式.  相似文献   
19.
答读者问     
<正>编辑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与不同的人之间形成了同学、同事、朋友、邻居、亲属等关系。亲属关系每个人都有很多,但我不能准确地说出"亲属"的法律涵义。也不明确"亲属"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在法律效力上的不同。请老师指教。  相似文献   
20.
恽冰之谜     
翁校 《收藏》2007,(3):74-76
《五上玉溪寻恽冰》一文的错误分析 有关清初著名画家恽寿平(1633~1690年)入门女弟子恽冰的生平事迹有很多争议,围绕着她有一团迷雾。首先是她和恽寿平的亲属关系,是寿平女?还是寿平曾孙女?是族侄孙女?还是族曾孙女?是否还有其他关系?其次是恽冰的生卒年,第三是恽冰所画的两幅画《仿王若水花鸟图》和《花蝶图》究竟是作于康熙年间还是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