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924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河北教育》2007,(12):11-11
本刊讯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近日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今后如何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2.
王月玲 《中学教育》2007,(12):19-21
读书,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教师精神生命的呼吸"是我校努力追求的目标。两年来,我们以引领教师读书为突破口,实现了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全面发展的"双赢"。我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1995年前隶属于威海市直属学校——文登师范,教职员工很多是师范教师的家属,教师队伍老化,学历层次不高。由于行  相似文献   
63.
王豪,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85—1990年在蓬溪师校附小教书,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1990—1995年在蓬溪县直机关工委工作。1995—2008年,历任蓬溪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干部科长、县委组织  相似文献   
64.
张晓慧。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实验小学优秀教师。教导主任,曾获“沐川县师德标兵”“沐川县好儿女”“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教师”“乐山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关爱学生,扎根课堂,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勤于笔耕。有20余篇文章获奖或发表。  相似文献   
65.
《地理教育》2011,(Z2):2+129
章玲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9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2004年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曾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坛新秀、第六届宁波市初中社会教坛新秀一等奖、第七届宁波市高中地理教坛新秀一等奖、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宁波市优秀教师、宁波市优秀教研组长、  相似文献   
66.
《小学青年教师》2011,(7):F0003-F0003
河南省郏县西街学校创建于1906年。该校历经百年发展,文化积淀丰厚,教风学风严谨,教育成绩突出。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教职工120人,其中拥有国家、省、市优秀教师、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等6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6288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环境幽雅,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理想园地。  相似文献   
67.
近日跟几个教师谈话,纷纷提到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感到一筹莫展,不知道前途如何,未来该怎么走,更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交流过后,我觉得有必要将我的思考整理一下,命个题目为“浅谈优秀教师攻略”,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还请斧正。  相似文献   
68.
杨素芳是贺家庄的一名普通的教师,25年来,她以执着的追求和顽强的毅力,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默默地耕耘在这方贫瘠而神圣的土地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感情化作温暖,把知识化作甘露,把心血化做春雨,滋润着一颗颗幼苗。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与肯定,得到了周围群众的信任与拥戴。  相似文献   
69.
最近,笔者有幸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听到陈锁明博士的一场精彩报告。报告中,陈博士给我们带来了10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哲理,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教育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70.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构建充满活力、智慧和隋趣的语文课堂呢?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