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34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柳福提 《物理教师》2005,26(1):2-2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与大量的摩擦生热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学生们凭经验知识不难理解.但对于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相反,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学生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22.
在高中物理中,常见势能有四种,即重力势能、电势能、弹性势能和分子势能。它们各与一种性质的力相对应:重力势能与重力对应、电势能与电场力对应、弹性势能与弹簧弹力对应、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对应,这四种势能的变化也与  相似文献   
23.
王文 《科学教育》2007,13(5):25-26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内能”是重要概念之一,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内能概念抽象,且与温度、热量、做功、热传递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所以学生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表现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常有顾此失彼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理清以下几个关系:1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量是表示物体在热传递(包括物态变化)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物体处于某一物理状态时的特征,它是一个状态量。温度的高低实质上反映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是…  相似文献   
24.
变力做功问题,由于能考查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高考中出现频度很高.题目的解法都是通过能量的改变间接得出.一般认为直接求变力功要使用微积分知识,中学阶段只能望而却步.但我认为对于力随位移均匀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只要对课本上功的公式加以巧妙处理就可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25.
在学习"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时,关于洛伦兹力的方向总与带电粒子速度的方向垂直,洛伦兹力永远不对粒子做功,它只改变粒子运动的方向,而不改变它的速率和动能,学生容易理解.即使在电场、磁场共存的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轨迹不是圆周,洛伦兹力仍与速度方向垂直,洛伦兹力不做功也不难理解.但学生感到困惑的是:安培力可以看作是作用在每个运动电荷上的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而安培力可以做正  相似文献   
26.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为P=W/t,推导式有P=UI=I^2R=U^2/R.由此可见,求电功率的公式有4个之多,学生解题时常常因为到底该用哪个公式而无从下手,比较两电阻消耗的实际功率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7.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还能应用动能定理吗?对于由几个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也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做功表示系统的动能可以和系统内部某种形式的能量进行转化.即系统动能的变化是由系统的内力与外力做功之和来决定.可见.’对于系统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28.
贺佳 《知识窗》2020,(2):68-68
摩擦力做的功和摩擦生的热是高中学生很容易混淆的两个物理概念,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别,在考试中经常出错。基于此,本文从摩擦力做的功和摩擦生的热的性质、所属对象和计算方法等角度进行论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29.
在人教社编著的高中物理新课标.物理(必修2)中,有一节教材:“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自出版以来,广受诟病,提出了不少用恒力做功的替代方案.导致教材编者也怀疑起原先的创意,重新改编时采纳了这种建议.我认为原来设计的实验和这节教材体现了原编写者理念的别具匠心,如果采用用恒力做功的替代方案,将使原设计和创意失色...  相似文献   
30.
1.动能定理适用于一切物体受力的作用发生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是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又一个视角.2.动能定理是一个过程规律,在运用时必须分析出所描述的物体发生的运动过程(而不管其发生的具体是什么形式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