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偷税罪在行为性质上既可以是作为犯,也可以是不作为犯。偷税罪必须具备特定的情节才能成立,在成立基础上才能谈及未遂、既遂等犯罪形态。偷税罪数额加比例的双重标准规定模式必然产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伴随着我国进行税制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罪名,我国刑法第205条对这一罪名作了规定,本对此罪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璐怡 《华章》2007,(4):101-101
《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于2007年1月1日起的施行,较大地完善了我国的定期定额征收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它为解决陈德惠律师事务所涉嫌偷税案所引发的几个重要的争议问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因此,笔者将以《办法》为参照,对该案进行再分析.  相似文献   
14.
偷税罪犯罪主体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市场经济和刑法理论的发展,偷税罪的主体范围发生了变化;由纯粹自然人主体发展为自由人主体与单位主体皆可,并得到了刑事立法的认可。偷税罪主体应发展为一般主体,而不能再是学界通说所认为的特殊主体。而且,偷税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构成偷税罪主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偷税行为、偷税方式不断涌现。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偷税罪的规定,由于其固有的种种不足越发难以适用新形势的需要。对此分析现行偷税罪立法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宜翠 《大观周刊》2012,(9):64-64,59
刑法修正案(七)》已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作了较大的修改,以“逃避缴纳税款罪”(简称逃税罪)取代“偷税罪”,其用意值得深思。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逃税罪,通过对罪名修改之背景、新旧两罪名的对比及实施后的问题思考,试图对“逃税罪”这一新罪名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