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82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81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12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论先秦儒家的师生友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主张在人际交往中以友辅仁、以文会友,这是一种立足于个人成长进步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际交往观,为当今确立新型的人际交往观,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维借鉴。同时主张师生之间以爱相济、以道相随、教学相长,这是一种着眼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相助的和谐师生观,为当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贯彻教师教育新理念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72.
教学《先秦诸子选读》并非枯燥乏味的梳理文意,而是一种与那些遥远而亲切的灵魂对话,从而让学生洗亮眼睛,净化心灵。选读本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73.
《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是一部论说先秦士人与司马迁较为详尽的专门论著。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对以往研究观点有所超越。在研究内容上,把先秦士人与司马迁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从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给予关照;在学术观点上,探讨了先秦士人理性精神与《史记》的创作宗旨的关系,研究了先秦士人史鉴教育传统对司马迁《史记》史学社会功用论的影响,深入系统地从先秦士人的道义传统思考司马迁《史记》的批判精神,并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研究话题。论著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先秦士人与司马迁研究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4.
论先秦工艺文化中的科技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琪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4):18-19,25
先秦工艺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首创文化。当时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经常将其意志和力量体现在某一种物体上,使之成为人所用的器物。在制作器物的过程中,他们逐渐积累出经验,总结成为自然科学,并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技术则是人们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与技能。他们将其用关的观念施之于被塑造的物体上,就成为艺术品(即工艺美术品),从而成为先秦科技与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75.
通过分析《诗经》婚恋诗中的名物,并结合诗文本的解读,可以考察出先秦时期的嫁娶时间(即婚时)并不固定,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搜神记》是六朝最著名的志怪小说,堪称中国志怪小说之经典。《搜神记》记载了一些先秦人物的事迹,如王子乔、曾参等人,有些人物的确切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77.
刘泽华教授     
刘泽华,男,1935年生,河北省石家庄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政治史、知识分子史、历史认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中国的王权主义》、《洗耳斋文稿》、《士人与社会》(先秦卷)。主编并与人合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的整合》、《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78.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各国为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谋求富国强兵之术,而群臣朋党比周,争权夺利,排斥异己,不仅危及社稷的安全,而且使君主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贯彻国家的政令。所以春秋诸子不仅对朋党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而且分析它的危害,要求禁绝朋党的呼声日益高涨。战国时期的法家对朋党尤为痛恨,其中,韩非的朋党观最具代表性。韩非作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一整套禁绝和制驭朋党之术,为专制君主提供了与朋党作斗争的锐利武器。这是先秦思想家朋党观进一步深化的标志,也是韩非的法家理论之所以能够深深打动秦始皇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奉为圭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提起秦朝,人们总会想到,先秦儒家积累下的大量经典之作都被秦始皇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而儒家的徒子徒孙也让暴虐的始皇帝残忍地活埋到地下,"焚书坑儒"过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折损大半,而儒家人才也出现了断层。这样看来,秦朝简直是儒家的噩梦。然而,我们不禁也要问一句,如果秦朝真的完全没有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