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01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目前不少职校对教研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教研在办学中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忽略。教师教研的主体意识缺失、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学校管理者对教研活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屡见不鲜。教师钻研业务的主动性不够、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些无疑成为当前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我认为现阶段职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办学理念的竞争,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必由之路,是形成教师专业归属感与学科意识的内驱力,更是学  相似文献   
92.
正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大都是被动接受学习,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反思其中的道理,更别说去反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大都只满足于把题目做完,很少有学生会去反思这样做是否合理或正确。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提高他们鉴别、评价的水平和选择、判断的能力,反思活动进行得愈全面、愈深刻,愈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对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结论进行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能力。1.反思结论规律。学习数学时,有些规律和结论教材会直接给出,或者学生早就知道,这样看似已经会了,实际上学生并不了解它的本质,实际运用时题型一变化就出错。所以,遇到直接给出或已知的结论和规律时,要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是这样?"。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多学生不教就已经知道平  相似文献   
93.
初中物理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既有知识记忆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概念的甄别与判断),又有逻辑推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常常让学生感觉物理有趣但又难学的感觉.笔者以为,要化解这一难题,关键不仅在于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精练",更在于学生的练后反思.一、概念辨析,应当反思概念的建构与理解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往往会忽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结果造成对物理概念的浅显、机械理解,在这种情形下对物理概念往往就缺少深刻的认识.先来看一道热学部分的习题.  相似文献   
94.
正历史教学表面看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的热爱,更加了解历史。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培养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学习。"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毫不夸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95.
正作为德育副校长,为使学校德育工作变得幸福、温暖,我向全体教师提出了"让幸福的老师教出快乐的学生"的口号,以此来实现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两大转变:一是教育主体的转变,解决如何让老师爱学生的问题;二是教育方法的转变,解决老师怎么爱也就是要会爱学生的问题。一、教育主体的转变之前我们谈德育,大多只着眼于学生,如何教育、转变、提升学生的素养,如何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忽略了教育的实施、落实者——教  相似文献   
96.
正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是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行为.好的提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精心的建立有效问题;将问题暗藏在一定的情景之中,诱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建立与学生思维相符、兼顾整体的问题,以达到"全民参与";根据课堂的随即生成,因势利导,利用递进的方式,在分散难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螺旋式上升的思维.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顺畅、高效的完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  相似文献   
97.
要实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不仅要使过重的学业负担逐步降下来,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策略包括:解除枷锁,释放觉醒空间;增加趣味,点燃学习动机;激发情感,唤醒学习自觉;基于“问学”,支持自主学习;尚美体验,丰盈学习过程;以读为主,畅游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8.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名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并激发学生的积极心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心态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成才的动力。  相似文献   
99.
刘书兰 《成才之路》2014,(29):62-63
正课标指出在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些足以体现课外阅读要从小学低段的学生开始抓起。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如何指导小学低段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00.
孙红妍 《成才之路》2014,(30):55-55
正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与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下面,我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引导学生动手,激发其求知欲望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教师必须要让他们深入其境去感知。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获得新知,教师应充分发挥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