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64514篇
科学研究   1582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176篇
综合类   1135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6777篇
  2024年   327篇
  2023年   998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1272篇
  2020年   1446篇
  2019年   1885篇
  2018年   1016篇
  2017年   1850篇
  2016年   3165篇
  2015年   3943篇
  2014年   7219篇
  2013年   6394篇
  2012年   5854篇
  2011年   6465篇
  2010年   5167篇
  2009年   4289篇
  2008年   4806篇
  2007年   3088篇
  2006年   2603篇
  2005年   2364篇
  2004年   2583篇
  2003年   2188篇
  2002年   1562篇
  2001年   1262篇
  2000年   1417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2.
医学论文题名的写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郑海蓉 《编辑学报》2002,14(1):32-33
论文题名的主要功能是高度概括、准确揭示论文主题,指导读者阅读,用于储存及检索.题名应包含论文的主题、方法和结论,文字要恰当、简明.医学论文题名的常见结构形式有5种,分别包括1至5种要素.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浅谈网络新闻的超文本结构的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数字化光纤电缆、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工程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步建立,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传播革命。网络传播不仅包含了以往所有的传播方式,把传统媒体点到面的传播转变为点到点的传播,突出了个人化、交互性等优势,而且从传统媒体的受控、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转向自由互动的多维网状传播。由此,新闻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超文本结构在网络新闻报道中的出现。所谓“超文本结构”写作,就是使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直至影视文本。在超文本…  相似文献   
97.
洪仁文 《军事记者》2001,(10):41-41
本刊讯洪仁文报道:“转业只两年,板凳还没坐热,就当上了管几十号甚至几百人的‘头头’,真有两把刷子。”这是二○九医院工作人员对本院两位转业干部的赞叹。这两位干部就是1998年从该院转业的景长军和彭景林,他们转业分别被分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电视台和牡丹江日报社工作。他们刚到新单位上班时,曾被戏称又来了一个“站大岗的”,意为部队来的人都是为他们打杂当保卫的,不是干新闻的料。两人听后,没有和他们计较,而是主动要求到新闻一线当记者,抓“活鱼”,写“大块头”。当他们工作了一年后,就以写稿质量高,新闻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98.
从师专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重视写作练习设计、重视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四个方面来改革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经历了近百年前的那场白话运动之后,言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提倡用白话写作,这是当年“五四”学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目共睹,其影响是深远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到今天,白话的写作与阅读确实已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但也没有人敢说,用言写就的那些字从此就成了历史的垃圾,或只是某些专业人士的研究对象。相反。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之古,仍然令我们受用不尽。当我们不经意间念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不可谏,来犹可追”这些精妙的词句的时候,我们事实上是在用一种古老的沿体追寻着千百年前古人的一缕幽思。古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手段的发展是日臻完善的,这种完善的过程在形容美女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作为艺术手段的铺陈描写,它从对形象的正面描写发端,经历了侧面烘托,再发展到效果性细节的形容,逐渐趋向于丰富和完善。集中是构成诗歌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它同时又是其他文学形式所共有的审美要素之一,因此将其列为诗歌审美规范的独具的重要特征,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