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0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90篇
教育   31536篇
科学研究   1710篇
各国文化   116篇
体育   791篇
综合类   1216篇
文化理论   415篇
信息传播   3007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1414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974篇
  2020年   746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1061篇
  2014年   2559篇
  2013年   1968篇
  2012年   2270篇
  2011年   2754篇
  2010年   2399篇
  2009年   2656篇
  2008年   3187篇
  2007年   2550篇
  2006年   1926篇
  2005年   1847篇
  2004年   1590篇
  2003年   1496篇
  2002年   1446篇
  2001年   1182篇
  2000年   825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天人合一”究竟“合”到哪里去呢?是人“合”天,还是天“合”人呢?道家主张“合”到“天”即大自然那里去.据此形成“以人为本”或“自然中心论”的理念.有的往往把“人”理解为“自然人”;儒家主张“合”到“人”那里去,据此形成“以人为本”或“人类中心论”的理念,有的把“自然”理解为与人合一的“自然”,有的则理解为与人对立的“自然”。儒家对处于本位和中心地位的“人”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孔子所说的人指抽象的泛爱的“仁人”,而他的一些传人们又多半把这种“仁人”加以改制,蜕变为“官人”,“天人合一”即要“合”到“天子”、“君主”或“皇帝”那里去,所谓“朕即国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解和处理天人关系问题上,强调“以人为本”,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92.
《宣武教育》2007,(1):45-45
宋寒在《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上撰文说,课改在理论上赋予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理应在课改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而现实中教师却逐渐放弃了享有的课程开发权力。这种主动弃权乃是出于本校开发中“制度规训”、“技术制约”及“文化羁绊”等多种潜在因素控制的结果。教师应转变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从“技术兴趣”转变为“实践兴趣”,通过对学校平行性组织及文化的重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执权”。  相似文献   
993.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理解传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团队组织社会调查,结合社会发展延长教学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必将在新时代展现其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994.
肖川 《青年教师》2007,(3):36-36
在当今中国,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还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诸如待遇不高、工作繁琐、心理压力大、劳动时间长等等,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教师这个职业仍有它的优势,那就是在认真钻研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其子女的成长十分有帮助。在和学生的相处之中,在对教育的探索之中了解和研究孩子,  相似文献   
995.
舆论监督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贯穿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具体实践中,成为当代中国“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在避免进入舆论监督认知误区的同时,应与顶层设计形成同构关系,与自媒体形成议程设置互动,强调建设性,并构建更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9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参与,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面对课改赐与的良机,我们肩负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使命,历时10个月  相似文献   
997.
传播"仪式观"强调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具有塑造文化力量和形成认同的作用,借助传播"仪式观"看无障碍电影,发现无障碍电影能够帮助残障人士形成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并凝聚社会文化力量,所以无障碍电影不能仅仅以完成播放为目标,要借助无障碍电影,建立起沟通残障人士与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998.
25年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林枫在《继续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强阵地》一文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5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新闻业的灵魂和核心,被屡屡提及。今天,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如何?2019年11月18日,来自全国16所高校、主流媒体和新闻出版机构近30位代表参加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  相似文献   
999.
1000.
《新闻界》2020,(12):71-82
本文以1917-1927年的中国报刊史料为依据,考察列宁论著和宣传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这个过程分别以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17年5月中国报纸首次报道苏俄革命和提及列宁,到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为第一阶段;从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到列宁逝世之前(1920年4月-1923年12月)为第二阶段;从列宁1924年1月逝世到1927年底为第三阶段。列宁论著和宣传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从翻译到解释,再到探索性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