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945篇
科学研究   30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91.
覃宁波 《大众科技》2021,23(5):28-34
吖啶是一类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疟疾、发荧光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及荧光探针材料领域.文章从吖啶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吖啶类生物碱的抗菌活性研究等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吖啶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吖啶类生物碱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对"荧光现象"探秘的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文献研究荧光现象发生的机理;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荧光物质:叶绿素a、原卟啉IX、维生素B2、奎宁、荧光增白剂、罗丹明B等;利用这些物质完成趣味荧光实验;调查荧光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最终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准确评价荧光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研究一种了基于荧光光波导的新型探测光幕。将硅光电二极管粘附于荧光薄片,结合4个线性激光器形成一个矩形探测区域光幕。目标物体进入光幕时,产生的阴影投射在荧光薄片上,运用一个简单的数学算法将投射在荧光薄片上的阴影中心位置计算出,进而根据中心位置将目标物体的位置快速探测出。利用C编程及MATLAB软件对装置进行仿真,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通过2-羟基-1-萘甲醛和盐酸氨基脲反应,合成了探针分子2-羟基-1-萘甲醛缩氨基脲(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熔点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1:9的水-乙腈溶液中,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探针分子和各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它对锌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在混合溶剂中形成1:1的稳定化合物,结合能力的顺序为Zn2+>>Mg2+>Cd2+>Na+≈Al3+≈K+>Ca2+>Ba2+>Li+,利用吸光度比率(A400nm/A348nm)与Zn(II)离子的响应关系,可作为比率探针来检测Zn(II)离子。  相似文献   
95.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酒石黄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它们之间的热力学参数、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酒石黄对BSA的荧光猝灭为混合猝灭机制,两者之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氢键或范德华力,作用的位点更靠近色氨酸;金属离子的存在对两者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RBA,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及对Fe^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BA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介质中,对Fe^3+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检测。在pH为7.0,553/576 nm条件下,随着Fe^3+的浓度递增,RBA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线性增强。其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Fe^3+诱导了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此外,RBA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Cu2+,Ag+,Zn2+,Cd2+,Hg^2+,Na^+,K+,Mg^2+,Ba^2+,Mn^2+,Co^2+,Ni^2+和Pb2+等的硝酸盐溶液几乎不引起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97.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室温和生理p H下研究了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芦丁可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结合时间的长短对芦丁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影响,时间越长,荧光强度降低越快,通过计算其猝灭常数Ksv=7.494×104L/mol可知,主要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98.
99.
分别以Na Cl、KCl、Li2CO3、化学计量比为1:1的(KCl+Na Cl)为助熔剂,采用熔盐法制备了Ca0.99(WO4)0.5(Mo O4)0.5:0.01Eu3+红色荧光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助熔剂对Ca0.99(WO4)0.5(Mo O4)0.5:0.01Eu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助熔剂(KCl+Na Cl)的含量变化对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 Cl、KCl、Li2CO3分别作为助熔剂时,荧光粉荧光强度增幅程度小,而(KCl+Na Cl)作为助熔剂,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增幅程度大。当(KCl+Na Cl)复合助熔剂含量为1.5 g,粉体的荧光强度较大,颗粒分散性较好,粒度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00.
研究目的:减缓Stargardt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损失的基因和药物疗法正处于发展中,然而为了评价对实验小鼠的治疗效果,有机溶剂是获取及定量小鼠后眼罩脂褐质色素必需的载体。本工作报道了有机溶剂对N-亚视黄基-N-视黄基乙醇胺(A2E)和全反式视黄醛二聚体两种重要脂褐质色素的影响以及从体内获取和定量它们的优化方法。创新要点:本文阐释了二甲亚砜、甲醇、氯仿、四氢呋喃、环己烷和乙醇对A2E和全反式视黄醛二聚体两种脂褐质色素的影响,并且优化了它们的体内获取及定量程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A2E和全反式视黄醛二聚体溶液以及C57BL/6小鼠后眼罩浸膏。重要结论:氯仿和四氢呋喃能够改变A2E和全反式视黄醛二聚体,但是它们在二甲亚砜和甲醇中是稳定的;环己烷和乙醇不影响全反式视黄醛二聚体,然而A2E在乙醇中不稳定,在环己烷中溶解度很低。脂褐质元素体内获取及定量的优化方法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全反式视黄醛二聚体和A2E。理解有机溶剂对脂褐质色素的影响将为正确使用这些色素提供洞察力,也可促进建立每个内源性色素测量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