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斯坦福大学是由时任加州州长及参议员的铁路富豪利兰·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于1891年共同建立的,大学以他们因伤寒去世的儿子小利兰·斯坦福为名,以表纪念。利兰·斯坦福曾告诉他的妻子:"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亚的小孩都是我们的孩子。"1891年10月1日,斯坦福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42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大学排名呈现出评估主体和评估类型众多、评价 指标和排名结果差异较大、社会公信力不足的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大学排名的诞生 有其社会背景和现实需求。大学排名评估现状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 面临缺少行业准入和监管,资金、专业评估人才和数据缺乏,职能缺失、缺乏专业评估能力等困境。 未来我国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应从成立统一的行业协会对评估市场进行准入和监管、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从单一的大学排名转向学科评估和专业评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23.
根据《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行榜,对2016年排名前100位的高校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发现进入前100位的高校基本呈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的态势;超过三分之一的百强高校分布在华东地区,超过四分之一的百强高校分布在华北地区;百强高校对所在区域的贡献度差异较为显著,广东省、陕西省对区域的贡献度排名靠前。基于此,建议强化政策扶持,加强高校联盟;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交流及合作;关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  相似文献   
424.
大学排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都存在局限;学术论文指标是大学排名中使用最多的指标;大学排名与大学规模密切相关、利弊共存、对某些类型的大学更友好;大学排名主要采用“雄鹰俯瞰”模式而非“青蛙凝视”模式,主要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大学排名能够盛行是因为其满足了当前社会的某些需要,存在自有其必然性。大学排名需要进一步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增值评价是未来大学评价重要改进方向之一;未来的大学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服务功能;大学排名要有利于大学美好目标的实现;大学评价报告要保证内容和过程的完整性。大学要正视大学排名的存在;政府部门要谨慎理性地对待大学的排名;媒体要更加重视在大学排名传播中的责任担当。理论派和实践派的交锋有利于大学排名的改进完善,大学排名改善路阻且长。  相似文献   
425.
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沪澳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撑点。鉴于传统经济时代的地理邻近性特征有违当今时代发展趋势,而数字经济时代下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共享方式的改变预示着跨区域大学集群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必要且可行的。通过研究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主要包括高校声誉调查、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教师收入;将沪澳5所高校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对标比较,发现其存在缺乏国际顶尖研究成果、缺乏国际顶尖人才、国际化程度较低和缺乏中国特色四大问题,由此提出提高沪澳一流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快培养沪澳高校国际顶尖人才、提高沪澳高校国际化程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沪澳世界一流大学和促进长三角珠三角一流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6.
大学排名的产生、演化及其治理,有其特定的市场逻辑。出于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公众在大学综合信息占有上的非对称性,这些利益相关者演化为大学排名的首要需求者。当社会过分依赖排名识别高校办学水平信息、政府更多依据排名结果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时,大学排行榜逐步完成了“知识—物品—商品”的属性转变,大学排名也成了既受追捧又受诟病的商品生产,迫使政府和公众在大学排名上做出无奈化决策和模糊化认同,高校在大学排名中予以选择性参与。要求得大学排名由“乱”向“治”的转变,需要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基础上,以市场规律为核心优化大学排名资源配置,统合行业自律和政府引导,实施“排名机构成长专业化”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统筹发力。  相似文献   
427.
王建华 《教育研究》2023,(10):88-97
在绩效管理和量化评价的驱使下,为追逐可量化的绩效指标,现代大学有成为绩效大学的风险。绩效大学是以绩效为杠杆推动改革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大学对关键绩效指标的崇拜。与声誉本位的大学不同,绩效大学热衷以可量化的指标作为证据来回应政府和社会的需求。表面上,那些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为政府和社会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供了依据,但在刚性排名和强制排序的规则下,对绩效的强制测量导致了绩效主义。绩效激励的关键在于以何为绩效、如何测量,并提供何种激励,才能形成符合大学组织特性,并且有利于教育和学术发展的绩效文化。现代大学对卓越的追求应体现在通过创新创造绩效,而不是被绩效指标所困扰。在绩效管理和量化评价难以避免的当下,现代大学只有成为管理绩效的主体,而不是被绩效管理所左右,才能超越绩效主义,实现绩效赋能。未来,改革的出路不是简单地强化或淡化绩效分析,而是更加合理地使用绩效管理和评价工具,建立科学的绩效分析体系,并基于科学的绩效分析体系促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