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51.
202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规模数量上来看,2019年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适龄人口的51.6%,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者马丁·特罗的学说,国内高等教育已跨入普及化阶段。如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等,可以视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重要指标的话,根据2020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结果,全球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中国内地共有144所大学上榜。  相似文献   
52.
21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运动主要受政府的"教育计划"和第三方机构的"量化评估"驱动.政府通过"教育计划"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额外资源,而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以大学排名为代表的量化评估结果则为政府的"教育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证据."教育计划"和"量化评估"既促进了大学的加速发展,也"锁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从长远来看,为了满足基于知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实现对全球共同利益的承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超越教育计划和量化评估的羁绊,将创新创业作为衡量大学发展水平的核心要件,从为排名而竞争转向为创新创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53.
中国大学排名综述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文章收集了1987年9月至2001年6月中国14个单位和个人发表的30多个大学排名较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进程;指出中国的大学排名需要在实践中也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将在引导学生择校,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大学竞争,吸引国人关注高等教育,动态地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部分实现公众对高等教育的监督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差异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全球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全球19个大学排行榜,描述了排行榜作为质量评价手段是如何运作的,详细讨论了现有排名系统使用的质量指标并归纳出在排名上存在的不同地域模式。本文发现,世界上的主要排行榜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它们采用差别很大的指标和权重来评估大学。但是,有一些大学,无论是用何种的指标和权重,都会居于排行榜的前列。本文还探讨了与目前流行的严格按分数高低排名的“排行榜”不同的做法,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55.
大学排名自产生以来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备受争议的背后实质上反映出社会公众在对待大学排名方面所体现出的一元、片面的认识,并没有进行充分且辩证的思考。实际上大学排名无论是对社会还是高校的发展,都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采用二维象限分析法,建构新的研究模型,将大学排名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整理与归类,归纳出大学排名对两大主体:大学与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消极作用,如大学排名能够促进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学排名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选择大学就读具有差异性等。因此,使用二维象限分析法对大学排名的影响进行逐一的分析,有利于从大学与社会的角度打破社会公众对大学排名原有的刻板印象,从而全面地认识大学排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本文比较并分析了中、美、英三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的共性特征,总结出了对大学水平进行衡量的基本要素,并从中得到启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从师资力量、学术水平、经费投入和国际化等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57.
从当前不同大学排名机构排名结果位次相差悬殊、逐年变化波动较大的现象出发,结合教育评估理论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索了当前排名活动中的评价理念和排名公布形式的科学性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排名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8.
排名将大学置于高校群体中进行观察、比较和定位。与其他透明化工具相比,它并非孤立地评估高校的发展态势,而是更多体现出竞争性的特征,近年来对高校的影响日益显著。正基于此,欧洲大学协会利用调查问卷、实地调研以及学术会议等途径开展了大学排行榜对欧洲高校发展影响的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排名已经在促使高校建立排名追踪机制、加强宣传交流工作、弥补信息数据空白以及完善战略规划决策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中美大学排行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学排名活动已成为一种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方式、方法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0.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IREG 协会的排名审核标准、评估方法、审核流程进行了系统介绍。鉴于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的排名方法规范性与柏林原则的要求差距明显,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建议中国大学排名机构对照《IREG 排名审核手册》开展自我审核;有条件的可向IREG协会申请排名审核。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组织应着手研制基于中国国情的大学排名审核标准、评估方法和工作流程,开展大学排名的审核工作,构建起中国大学排名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