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俗传统等构成了民间文化。这是人类的群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产生和流传的广阔舞台在民间。《牛郎织女》、《安塞腰鼓》、《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语文》国标本六年级上册一个单元内的三篇课文。民间故事、腰鼓舞、剪纸,都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语文教科书中的民间文化篇章该如何教?教学内容该如何定位……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索,我找到一个核心的词语:语文!用语文的视角,寻找到文字与文化的契合点,让民间文化扎根在语文的土壤,使其迸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文浩  全亮 《中国排球》2014,(6):50-59
在有着65年历史的路虎品牌来看,发现的25年没有大哥揽胜那么奢华尊贵,也没有耳士对越野那种纯粹的需求。它在舒适与越野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一直在用自己的名字来诠释路虎越野的精髓,使人们提起“发现”就想到了路虎的“硬派越野”。  相似文献   
13.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我们在阅读中去捕获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这要有审美情趣,写作技巧的积累,寻找心灵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学生(中小学为主)课外读物编创出版相互依存的科学关系,着重强调了教育科研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论述了二者互助互利合作的契合点,以及新时期教育科研如何践行对学生课外读物编创出版的科学指导,探讨了二者实际合作的可行性与操作途径。  相似文献   
15.
梁好 《河北教育》2014,(3):35-35
【案例】甲校以严格管理著称,教师上班实行“四考勤”,采取头像扫描签到,考勤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迟到、早退或者请假的老师一律从严处理,教师对此怨声载道,教师与管理者的矛盾也因此而激化。没过多久,便出现教师肆意破坏考勤机现象。  相似文献   
16.
冯金洋 《文教资料》2014,(32):135-136
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任课教师也应参与其中。本文着重分析学科特点,钻研教材时深入发掘德育因素,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的陶冶熔为一炉,将德育教育寓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做事,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民族文化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中,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精心提炼主题则更重要,因为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是衡量文稿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写作环节的轴心,所以,下功夫提炼好主题,对于新闻精品写作来说,实在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假合作"和"合作假"是目前我国产学合作艰难的现状,其原因是企业的"被参与"。企业"被参与"的原因则是产学合作中没有利益契合点。从探讨产学合作成功的关键——利益契合点入手,分析境外成功利益契合点的特点与启示,提出了我国产学合作应把"政府管控"和"师资培养"作为利益契合点并论述了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薄茹 《传媒》2010,(5):73-75
正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二者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各具优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