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3356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84篇
综合类   248篇
文化理论   108篇
信息传播   13176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585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1458篇
  2013年   1025篇
  2012年   1625篇
  2011年   1531篇
  2010年   1276篇
  2009年   1131篇
  2008年   1394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声屏世界》2003,(4):15-16
现场直播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广播电视优势的手段,如何发挥广播电视这一优势?在实践中要注意哪些关系的处理及手段的运用?把握住现场直播的特性,在动态中掌握报道的主体意识,处理好记者与主持人、客观性与个性化、完美与瑕疵的关系,充分运用好各种手段是做好现场直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异化理论与媒介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出发 ,对媒介批判的内容与目的进行了反思 ,提出媒介批判的内容应涉及“媒介产品的异化”、“媒介活动本身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媒介从业者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其他参照物之间的异化”等诸多层面 ,媒介批判的目的就是从当今社会媒介的异化现象出发 ,找寻媒介“扬弃异化”的方法与途径 ,在批判与超越中使人们逐渐摆脱被自己创造物“奴役”的状况 ,从而实现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徐沛 《新闻记者》2003,(4):30-31
不久以前,也许谁都想不到《东周刊》真的因为刊登一张极具争议的照片便停刊了。如今,这件事已经在香港这个媒介竞争激烈、传媒业异常发达的地方成了热门话题。人民网在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说:“……只求刺激销量,罔顾专业操守和社会道德,传媒公信力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不断滑落,香港传媒生态的畸变,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东周刊》事件使香港各界重新思考新闻自由的真正含义。”《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媒体在维护公众知情权、揭露社会真相和维护个人隐私之间一直进行着艰难的斗争和角逐。而所谓的明星个人隐私和社会真相之争,说…  相似文献   
15.
16.
2005年国内最出名.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批评家是崔永元。尽管这位批评家没有写过一个字,但因其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南方人物周刊》的挖掘,他的许多出语便惊人了起来.并演成一场媒介事件。崔永元批评电视事件对我们的第一启示是:社会知名人物对电视的批评.恐怕今后得列入研究视野.因为他们的话,有点儿一石激起千重浪之效。比如崔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尽管他事后解释说是转述别人之语,但其效果就远远大于别人。由此我希望媒介继续挖掘名人对电视的看法.也希望名人不要太计较媒介记录或删削之误.以鼓起我国电视批评之风。顺便为所有名人提供一个对付媒体的良方: 不要企图让媒体完整地发表你两面或全面的看法.接受采  相似文献   
17.
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提高政策宣传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议程设置论的涵义,议程设置产生效果的条件,以及正确运用议程设置论进行政策宣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新闻策划     
对新闻策划产生的动因、新闻策划定义的界定进行了明晰的阐述,并比较了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新闻炒作、宣传策划及媒介公关活动四者的关系,搞清了新闻策划的内涵。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新闻策划的现状和实践应避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传媒之一,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对当今的少年儿童极富“魔力”。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因此,少儿电视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影响尤为巨大和深远。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收视心理与收视习惯。所以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受众,然后根据这个受众群体找准节目的定位,确定了正确的节目定位,才能为整个电视台的地位奠定扎实的基础。这就是“定位决定地位”理念。本文将从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自办节目、活动以及主持人这三个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