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367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0篇
综合类   50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课堂上,只要老师提问,同学们就立刻收敛自己,生怕老师点名,更不用说举手发言了,为什么对答问这么愁,那么怕?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这既是同学们学生能力的问题,也是学习习惯和答问心态的问题。我们要明白:在课堂上回答提问,不仅是在检验听课情况,也是在检验一个人的素质。答问不仅仅要有良好知识基础,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2.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突出体现基本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物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受到该标准的启发,本人就任教的物理学科实施了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03.
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的结晶,是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初中生在数学成绩上的差距比较大.数学学困生问题已经日渐突显.找出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提高其数学成绩,成为许多地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4.
近两年,陆续参加过关于作文教学的研讨、讲座等活动,受益非浅!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就会空泛地悬浮,无病呻吟地胡扯一气。生活本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然而如何把这一汪"活水"引进课堂,却也是很难!我们语文教师很多时候会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写生活体会、经历!把孩子假想成为一名作家,作文题目布置下去,第二天上交作文!试想一个孩子如何能较好地组织起自己的回忆与经历?他们的语言组织、构思布局、写作时的那一份耐心都刚  相似文献   
105.
<正>这是一个可爱的女生,文静又不失活泼,乖巧又不失大方,美丽又不失聪慧。第一眼见到她毕恭毕敬地坐在座位上,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那一幕至今难忘。应该说这女孩是优秀的,一篇篇简短精巧的作文,那清新凝练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娟秀的字迹,加之清纯而秀丽的形象,被戏称为"小李清照"。  相似文献   
106.
激励教育是教育的艺术。激励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对人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产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力,使学生达到心智技能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7.
提高教学实效是当今提高教育质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是要因材施教,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正>在教学中,学生产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很多,就体育教学而言,首先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基础,而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9.
<正>一、激趣激趣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引入课堂,通过精彩的讲授,激励性的教师评价,让学生在充满信任、鼓励而又温馨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感受英语魅力,体验学习乐趣,培养他们质疑、好问、创新的能力。英语是一门枯燥的  相似文献   
110.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效教学的落实,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借助作业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业同样是一种经历,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人生意义的经历,是一种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学习过程的见证。但是,怎样才能设计吸引学生的数学作业呢?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