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038篇
科学研究   16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实效,教师应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渗透新课标程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52.
作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盲目跟进、浮躁现象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滥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拓展活动远离主题以及迷失自我等,给学生的学习时间、精力及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53.
物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了解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特殊作用,让学生多实践,这样,才能达到提高物理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为了顺应这一改革趋势,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在初一年级进行了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探索,以增强政治的趣味性、实践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教育目标。实践证明,政治活动课如磁场一般吸引了学生,让学生感受了它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55.
56.
魏保运 《河北教育》2003,(11):36-37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要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抛弃与时代精神及社会发展趋势不相合的传统观念,树立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包括以人为本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开拓进取观念、时效观念等。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德育工作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7.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工作要从知、行、场三个方面构建自我教育机制;从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三个方面实施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58.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哲学思维模式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同中国当代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世界观相比,在邓小平哲学思想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科学性和革命性”被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从而使邓小平哲学思想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立足现实、积极实践;注重目的、讲求实效;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思维辩证、全面运筹是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9.
全国总工会2005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于1月初正式启动。"两节"期间,全总领导将带队组成15个慰问检查团,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保证今年送温暖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效,全国总工会今年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共下拨3500万元资金用于各级工会"两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实现了送温暖资金三年连续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60.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文化的多元化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在这种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陷入困境。选择文化学的视角,基于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理性地反思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根据社会发展及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做出应答,有助于从新的视角为提高德育实效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