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作为文学家、革命家的茅盾常被关注,然而,对他丈艺编辑家身份的探讨却总是处于缺席状态。实际上茅盾的文学活动是从编辑开始的,《小说月报》在他的编辑策略下的强烈反响,以及他的编辑才能理应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2.
在早期《小说月报》的编辑上,王蕴章两次编辑《小说月报》,见证了《小说月报》走向辉煌的开端,也见证了《小说月报》不得不改革的痛苦.他身上带有的过渡性质色彩,让他成为了那个时候旧式文人向新式文人过渡的典型.分析王蕴章两次编辑《小说月报》的经历,考察他所作出的各种编辑选择,我们能看到旧文学的编辑向新文学编辑转型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63.
刘琳 《语文天地》2012,(6):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征色彩,意向朦胧含蓄,戴望舒的这首诗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传递着一种浓郁、阴柔之美。同时作者也深受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逯艳 《考试周刊》2012,(36):14-14
小说月报》作为民国时期销售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杂志,不管是在编辑风格还是在内容设置上都体现出现代期刊的意识和特色,对当时期刊的勃兴具有刺激和带动作用,还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5.
2011年12月25日,由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在南昌揭晓,共有25部小说榜上有名。其中,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10篇。本刊主编晓苏的《花被窝》荣登此榜。长篇小说分别是:严歌苓《陆犯焉识》,贾平凹《古炉》,格非  相似文献   
66.
【本刊讯】2012年8月27日至31日,为期4天的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召开。本届笔会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宣传部、昌吉回族自治州文联主办,回族文学杂志社、昌吉回族自治州作协承办。笔会特别邀请了4位专家学者,有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彬彬,《小说月报》杂志常务副主编刘书棋,《散文选刊》杂志主编葛一敏。参会的回族代表来自北京、香港、宁夏、甘肃、云南、山  相似文献   
67.
小说月报》后期面临着停刊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迅速、编辑的"不合时宜"、读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商务高层起用新文学家沈雁冰改版《小说月报》是维持刊物生存、追求利润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改版后《小说月报》的主编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人接受和刊登了商务印书馆时尚、通俗广告;1923年创办的《小说世界》是商务印书馆为了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吸引过去的大众读者再争取回来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68.
茅盾的编辑思想对中国现代编辑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编辑思想在主编《小说月报》期间就颇具雏形。他所坚持的编创结合,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译介西方文学,注重作者队伍建设,突出的读者意识等编辑思想,为现代期刊编辑活动和编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9.
以1921年为界,《小说月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由于时代、读者与主编的不同,从编辑内容、形式、读者与创作主体等方面体现出编辑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70.
小说月报》的三位编辑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虽然都倡导“为人生”的主张,但在内容、栏目设置、编辑形式方面体现了不同的编辑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