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阅读的力量     
自小喜欢阅读。这爱好,在那个物质与精神都匮乏的年代,算是个异数;而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我能有那么好的读书环境,也应该算得上是异类。孩提时代,我就拥有令小伙伴眼红的好多本连环画;小学里,父亲又为我订阅了《少年报》《春笋报》以及对我进行文学启蒙的刊物——《萌芽》《小说月报》和《收获》。我常常在完成作业和做家务之间的空隙看书,有时得到表扬,有时又会  相似文献   
72.
桑哲 《现代语文》2005,(12):4-6
桑哲(以下简称桑):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有密切联系,您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文学创作和语文学习之间的关系? 段崇轩(以下简称段):考试制度、课本的选择和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导向性,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学生现在对语文这门课普遍有一种厌倦感,因为学业负担太重、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学方法落后、课堂缺少情趣.语文知识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传授和课内自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学习不可忽视.怎样融洽师生关系,老师怎样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给他们一种真正的启发和教育,不能只靠课堂教学和课本学习.师生课后交流、学生课外阅读更重要.我写过一篇文章,建议语文老师关注当代文学,关注新的作家作品,试着自己去写一点东西.如果教师有这种积极性,对语文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3.
李辉 《出版史料》2005,(2):89-92
作为新文化运动一个组成部分的白话文运动,开始于1917年。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做文章,随后又有《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的配合,到了1919年白话文运动的势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胡适说, “有人估计,这一年(1919年)之中,至少出了四百种白话报”。①郑振铎在《一九一九年的中国出版界》中界定这一年出版界的精神“就在定期出版物……总有一个定向——就是向着平民主义而走。‘劳工神圣’、‘妇女解放’、‘社会改造’的思想,也大家可算得是一致。这真是极可乐观的事!”但对商务印书馆来讲,白话文运动却未必是件极乐观的事。据胡愈之回忆:“当时商务很保守,一切  相似文献   
74.
小说月报》(1910-1932),共分为两个时期,革新前的《小说月报》(1910~1920)时处清末民初,当时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都相当低下,社会上较普遍的反映是一般读者看不懂新文学,它一直是鸳鸯蝴蝶派文人和林译小说的地盘,以刊载娱乐性、消遣性文学作品为主。革新后的《小说月报》(1921~1932)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后者接受了前者的阵地,逐渐发展成为新文学杂志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这一过程中,沈雁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认为:“文学不仅是供给烦闷的人们去解闷,逃避现实的人们去陶醉;文学是有激励人心的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75.
革新后《小说月报》的编辑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编辑的自觉实践与读者的广泛响应下,于13卷第8号开辟了“创作批评”专栏,逐渐形成了《小说月报》自身的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体现出“以作家为主体”、“对终极意义的执着追寻”的批评风格。在《小说月报》编辑的积极引导与传播下,现代批评进入了广泛的写作实践阶段,促进了现代文学批评的建立与成熟,在某些方面奠定了现代文学批评的最初模式。但是以作家为主体的批评范式极大地束缚了批评家的主动性,对于终极意义的不断叩问使得批评趋于单一化,忽视了对于作品形式的审美分析。尽管如此,《小说月报》对于现代批评建设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却真真切切地使现代批评获得了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76.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戴望舒  相似文献   
77.
上世纪20年代,我国重要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除了依靠《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三家刊物来推行“儿童文学运动”之外,还有一家综合性的幼儿刊物,即1922年4月由文研会重要成员黎锦晖创办的《小朋友》杂志,也对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烂”十年之久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批准复社。当时,我是以原社长林呐为首的“复社三人筹备小组”成员之一,一面从各处将已星散的人员召回,一面还要积极准备开展编辑工作。这后一项工作,由于原先就是我负责的.所以要由我提出总体编辑构思。  相似文献   
80.
泰山日出     
<正>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挨到现在期限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到的话不整齐地写出。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