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8079篇
科学研究   934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297篇
综合类   511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1972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917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934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新的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心理访谈类节目热播于荧屏。如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以及湖南卫视的《真情》  相似文献   
52.
基于价值澄清理论的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信息伦理和信息伦理教育的困境,研究了西方伦理教育理论中的显学--价值澄清理论给我国高校信息伦理教育带来的深刻启示,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中实施信息伦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论信息公平的道德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调节是维护信息公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公平的道德调节主要从政策导向、提高公众公平可容度和增强信息服务责任等方面入手。信息公平的道德调节应坚持平等优先、以人为本、利益协商、合理配置和利于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54.
55.
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冲突的表现 资讯时代,媒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个个都"削尖脑袋"去"出新".所以,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已不满足于"正常化",而是走向挖掘灾难事件中的"非常态"和边缘新闻的极端,陷入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误区:  相似文献   
56.
李萍 《新闻三昧》2008,(6):55-56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开始有泛滥的倾向。但关于隐性采访,法律、道德伦理层面的争执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可循的情况下,媒体应该确立自己关于隐性采访的自律原则,在隐性采访中把握一定的“度”,避免陷入诉讼和受到道德、伦理的指责。  相似文献   
57.
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而网络信息污染问题伴随着网络的诞生便与之俱来,且日趋严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媒介地理,也超越了人类的心理鸿沟。网络给人类的交流与通讯所带来的便捷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8.
马红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8(1):57-59,94
通过发达国家图书馆职业伦理守则,简述<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提出图书馆职业伦理的原则;探讨图书馆职业伦理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
去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叫停宁夏、江西、山西、浙江等地广播电台的一些涉性下流节目.然而,就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重拳之下,仍有许多地方电台依旧我行我素大肆播放涉及性体验、性生活和性药功能等内容的下流淫秽节目.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涉性广播节日为何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60.
暗访带来的困惑 赵金:隐性采访,在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称之为"诱导式采访"、"隐身采访",有人也称之为"体验式采访"、"暗访".叫法和界定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这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来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新闻采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