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15篇
科学研究   167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一堂课是否有效的起点和  相似文献   
22.
笔者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有幸参加我校省级课题《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负责“楞次定律”的探究性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本人设计并实施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3.
陶新武 《教育文汇》2014,(14):33-33
今年5月,合肥市蜀山区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几位教师在导课中各展风采,其中两位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先看看李老师执教四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导入。  相似文献   
24.
<正>课堂导入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整个物理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着导向、激励、铺垫和为即将进行的情感交流、思维活动做好认知与心理准备以及营造教学氛围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又能扣住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25.
一节历史课要想上得成功,良好的开端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新课”对一堂课的重要作用正在于好的导语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它的设计效果、知识性、趣味性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6.
黄俊 《考试周刊》2011,(81):182-18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7.
1.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28.
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新课的引入。以物理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结合教师就实验现象所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胡兴强 《小学生》2011,(3):21-22
问题解决在各国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引入方式各不相同,英国SMP数学课程专门设置了一种问题解决课,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中设立了实习作业、应用题等。笔者认为,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要的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去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精髓,这就是它所强调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0.
吴才琴 《考试周刊》2011,(10):162-164
恰当地引入物理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当引入方式多种多样时,新教师在认识领域里不善于从中选取与知识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方法,这一直是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正反面分析,提出选取引入方式必须符合适合生情、简洁有效、首尾呼应、一材多用的原则。遵循了这些原则就能有效率地按照知识内容指导学生获取知识与掌握相应能力,且符合物理教学的目的,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