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16篇
科学研究   167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成为人类的创造性工具。因此,把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不仅有利于加强数学教学的时代性、开拓性、前瞻性,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32.
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对这一节音乐课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感受音乐。不但重视教学上的环节,还要注重导课的作用。巧妙的导课,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重视这一环节,定能使你的教学增辉、生色。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大体总结了以下几种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33.
教学艺术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要面向学生、诱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实施时要注意在诱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上下工夫。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艺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34.
历史学科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习惯的综合性学科,教师不应完全按照理论体系展开按部就班的教学,可以以更加趣味化的方式将文学知识融入教学环节中,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文学知识,发挥文学作品的作用和价值,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5.
正音乐欣赏,是人用耳朵这种听觉器官去接触音乐作品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聆听音乐去体验和认识这个社会所描绘的生动形象。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懂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良好的音乐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6.
正浙江省于2002年开始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趋向多元化,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同一内容,不同教法,即"同课异构",它是建立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独特教学风格"目标指导下的教学研究活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这是一种能激励教师斗志、激发教学潜能、促进自我反思的教学活动形式.同课异构在打开教学思路、彰显教学智慧、实现优势互补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笔者在江苏省物理教学学会组织的基地学校名师大赛活动中,听到了两个很精彩的新课引入,只可惜两堂课都没有呼应,颇感美中不足。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跟大家作一交流。1两个精彩的新课引入两堂课都是人教版选修3-1第3章磁场中的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磁现象对高二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的新课引入如果没有一点新奇、没有一点神秘的东西,就不会有"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遇到赛课这样的教学活动,物理课的新课引入最佳选择就是演示实验,一般不用视频,不用“嘴上功夫”,这是因为中学物理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必须体现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38.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有两大心理因素,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叫非智力因索,它是个体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那些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叫智力因索,它是个体学习的操作系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他操心的问题上,因此,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去引起他们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接着就  相似文献   
39.
何先安 《考试周刊》2015,(14):116-117
<正>所谓问题化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质疑,与他人交流与反思,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明理导行,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对问题化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有了一些肤浅认识。一、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新课导入  相似文献   
40.
《考试周刊》2016,(4):77-78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而提出的问题新颖、切合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投入新课学习。教师应通过得出的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尤为重要,这是数学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