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221篇
科学研究   43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27篇
综合类   205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51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一、忌“冷饭重炒”。重“知识重构” “冷饭重炒”式的复习是教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点读记一遍,或者以问答形式平铺直叙地一一列举各知识点,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一做到底。这样的复习纯属机械的记忆,没有任何的归纳、概括、提炼。似一盘散沙,对思维没有任何的挑战性,许多学生尤其是优等生更是无奈地跟着重复,学习激情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2.
现今重构是文学经典发展的新动向,读者在经典重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的重构以艺术品质和文本接受的对接完成,而中国的重构却是进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经典的重估、重立。无论如何,中西文学经典在当下都面临着新的命运和走向。  相似文献   
23.
作为深化学术型硕士教育体系改革的一次有力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资料、教学组织形式、工程素质培养和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并阐述了翻转课堂指导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及其优势,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结合课堂实践案例,以期为我国高校实施研究生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
借助网络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是一个不断个性化、自主性碎片学习和创新性重构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永无止境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渐接近事实与真理。教师应从个性化的碎片学习、自主性的碎片学习、创新性的重构学习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建国70年来,我国的课程管理价值观因时而动、因势而新。建国之初至改革开放前,致力于满足社会需求、回应政治导向;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重视维护教学秩序、确保人才质量;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关注提升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21世纪初至今,倡导保障教育公平、促进个性发展。分析我国课程管理价值观的变化规律发现,其逻辑演绎过程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复归;由外在顺从向内生和谐演进;由预设实施向生成发展转变。然而,客观地说,课程管理价值观并非单一的和线性的发展过程,理应是容知识、社会、学生三维度为一体的价值体系,因此,须推行多维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6.
"做学教"模式主张学生"自己做、一起学、教别人",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基本环节是:自主先学—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及时反思。通过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7.
28.
导致大学英语教育中思辨缺席的关键因素是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批判性对话的缺失。本文分析了对话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伪对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文化视角的批判性对话.个体问的批判性对话和面向自我的批判性对话。  相似文献   
29.
30.
不当得利作为民法领域里最为古老的制度之一,其在现代民法社会里的价值常常被学者和立法者忽略。然其内在制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套详实严谨操作性强的不当得利制度不仅有利于发挥民法中物法、债法的功用,更能监督侵权法的适用。我国不当得利制度内容匮乏,理论基础和功能定位偏差,其制度价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在未来构建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时,首先应明确其制度基础及功能,其次应当充分肯定不当得利制度的独立性,然后详细构建其法律事实和法律效果,以使不当得利制度真正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