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003篇
科学研究   236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14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40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909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01.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相似文献   
102.
我校利用四川省教育科研共同体提供的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测试卷和问卷调查表,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3.
代传洪 《贵州教育》2013,(18):38-39
2013年是贵州省第一次进入新课标高考,选用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卷突出了新课程理念,设计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试卷贴近教学实际,以重点知识构建试卷主体,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在注重基础、通解通法的同时,对知识点的考查又不失灵活性。纵观  相似文献   
104.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物理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认知活动,是对客观的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的反映,是对物理本质与内部规律的反映,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应用能力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5.
学生们的大胆想象,个性化表达为作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有收获,也会有遗憾,这次课的不足之处是忽视了对中、差学生的习作方法指导,只是关注了小组同学交流之后推荐上来的优秀作品,虽然这些优秀作品确实起到了榜样与范例的作用,然而却忽视了叫一些中等水平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创意,在以后的作文讲评课上我将弥补以上不足。  相似文献   
106.
怎样复习成语更有效?怎样复习成语可以事半功倍?怎样复习成语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展开联想,串词成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成语运用能力,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一举多得的练习,是一种可以让成语“飞”起来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7.
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一课后,在谈到诗句解释时有句感言:"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解、析、赏等策略将含蓄、隐蔽、凝练的诗句化解成可见、可感的形态和意象,根植于学生的精神和意义领  相似文献   
10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09.
汪罗 《东南传播》2015,(8):53-55
同性恋的"出柜"问题是社会现代性中区别于异性恋观念主导、家本位伦理道德的一个显像的社会议题。过往研究大都偏向实证,分析同性恋群体的媒介接触、集体认同、道德观念、文化偏见等;还有些研究则着重阐释同性恋群体的不同媒介形象。本文拟以新闻生产的研究视角为基础,结合"库克出柜"的媒介报道框架来试图阐释"出柜"如何被媒介赋予意义。文章认为,媒介建构着同性恋看与被看的媒介现实、同性恋者自身由想象到行动的转变及诠释该群体的现实生存图景。在媒介积极赋予"出柜"以意义的背后,更是有一系列的话语隐喻。  相似文献   
110.
“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你会几岁教你的孩子背《论语》?”这是于丹现在不断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人想象于丹在家一定是跟老公吟诗作画,女儿坐在床上晃着小脑袋背《论语》。于丹听后大惊,直接用“可怕”来形容这样的场景。她说:“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