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有一个传统的叙事框架,即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这类故事中两类主角才子和佳人的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文章即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西厢记>为例,探讨这种传统叙事模式背后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72.
《何典》是嘉庆年间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式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73.
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盛极一时,影响巨大。其中一对对的青年男女更是被传为一段段的佳话。尤其是才、情、貌、识兼美的佳人,更是被赞不绝口。而写于其后的《红楼梦》也是一曲女儿的热情颂歌。本文试图从女子婚姻观上的异同来进行比较,并找出形成此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奉还百姓一文钱,留得清白在人间……”悠扬的乐曲,清新婉转的唱腔,投入的表演,使一尘不染、一心为民的“一钱太守”刘宠清廉的形象、感人的故事展现在京城观众面前。惯见才子佳人的越剧舞台,瞬时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剧场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今年2月26日晚,由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创作排演的新编廉政越剧《一钱太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汇报演出。  相似文献   
75.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琴挑”富豪千金卓文君的故事作为有史可证的才子佳人的最早版本而流播至今,司马相如超越世俗礼法的行为非但不受历代士大夫的指责,反而被誉为千古风流之事。文君夜奔之事载于《史记》、《汉书》司马相如本传,后经《西京杂记》渲染而可富于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76.
《考试周刊》2016,(83):13-15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文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一种文体。20世纪80年代以前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比较寂寥,到了80年代以后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小说主人公才子和佳人的形象,历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美学和文化学两个层面,对近30年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研究予以梳理、概括。  相似文献   
77.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古代人情小说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近年来对其逐步展开的研究中,人们多是将这类小说视作古典爱情小说来加以观照。诚然。它所写的也许不过是诗词勾挑、儿女情深,但应该看到,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于明末清初,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情”的张扬是与人性的觉醒、人性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才子佳人小说所叙写的“情”也深深地刘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迹,与现代“爱情”话语的所指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承袭了明中叶以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余绪,这些小说对“真情至性”的肯定与揄扬,在男女之情上带有的某种自主倾向,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呼声和个性解放的要求。但是,作者们虽然感受到时代的新气息,由于缺少更新的思想资源作为支持体系,他们虽不满于礼教,在男女之情上所提出的理想与追求,还是很朦胧模糊、依违两难的。尽管如此,这也是一个新旧思想更替时代的普遍特征.是人类通向人性自由历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不可一笔扫倒。  相似文献   
78.
以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讲演为研究文本,分析了其对20世纪前30年上海文艺发展、演变历程的精辟概括,认为该文从“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衰,对创造社和“革命文学”运动的评议,“革命文学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三方面。展示了鲁迅后期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79.
才子佳人小说是以“才子”、“佳人”的遏合遭际为主要内容的、表现作者爱情婚姻理想和人生价值现的小说流派。这种婚姻理想体现在三个方面:选择婚姻对象的标准不是门当户对,而是情投意合;婚姻的决定权不在父母之命,而是自主自择;婚姻理想的实现不仅是功名的追求,更是情感的延伸,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是对当时淫情小说的反动,以其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0.
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着重论述才子佳人小说的"对称性":从"情才","男女平衡倾向","诗媒","一夫一妻(二妻)"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尽力地追求幸福的结论。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太大的差距,使得男女双方在各自的爱情争夺战中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