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才子佳人小说的题材渊源深远,并且在明末清初呈现出一种繁荣发展的趋势,追究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唐传奇、宋元话本、元杂剧等。但是作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的一种小说体裁形式,它的产生必然受到明代爱情传奇剧、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接受者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表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是当时社会颇具盛名的一种小说流派。在表达爱情观上取得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歌颂自由恋爱,批评包办婚姻,强调男女之间的你情我愿。这些都无不体现出"情"的重要地位,体现出进步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93.
自然的馈赠     
陈江飞 《新读写》2013,(10):31-31
初读小山(小山:晏几道)词,自然是被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优美意境所俘获,所吸引。清词丽句,才子佳人,一字一句如甘醇的美酒,让人心生感动,不觉已痴醉。然后,读得愈多,感悟愈深,便愈觉出另一种味道来。  相似文献   
94.
婚恋题材是最能体现曹禺戏剧天才的领域之一。文章将曹禺剧作中的婚恋故事分为主仆型、志同道合型、才子佳人型等,通过这种分类研究,指出曹禺在通向"现代"之路的历程中的思想和情感矛盾。  相似文献   
95.
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一直存在类型归属的难题。有关清代小说《好逑传》的类型归属,学术界争议较多。文学史一般认为其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从作品男女主人公的塑造、才子出游的目的、才子择偶目标、小说情节发展模式以及小说所表达的伦理道德等角度分析,《好逑传》与才子佳人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得出其类型归属为英雄儿女小说。  相似文献   
96.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新读写》2011,(2):24-25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只要随意浏览一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会谙知,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住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  相似文献   
97.
孙琳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92-93,102
才子佳人小说,因其固定的情节模式,使得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形成恒定的模式: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主人公与辅助者的关系,主人公与破坏者的关系。同时,《金云翘传》又有其独特的"故事套故事"结构,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异于常者,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套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
徐倩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107-108
女性弹词小说作家对才子佳人小说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欣赏弹词演唱的才子佳人故事,这对她们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阅读弹词小说可以发现,它与才子佳人小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是女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以特有的思维方式使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发生了新变,具体从故事发展模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
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是靓丽动人的,她们具备了色、才、胆、情等诸多美好的品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佳人形象寄托了作者梦幻般的理想,是身处困境的失意文人的梦想栖息地,是他们天空中闪闪发光的希望星辰,是他们挺立精神支柱的动力,也是他们幻想式走向美满幸福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0.
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就是以才子落难,佳人相救为主题的小说,苦难与女性贯穿了它的从始至终,剖析马缨花这一角色在全文中的升华作用和独特意义,进而深度探究近代文学中反思文学的主题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