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160篇
科学研究   15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1.
“仿拟”是一种修辞方式,即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在新闻标题中运用仿拟手法可以为标题增色。如:  相似文献   
12.
一篇好的议论文,要将道理说得明了、透彻、深刻,就得在语言上下足功夫,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严密、概括简洁、具体生动。为什么议论文的语言首先必须是准确、严密的呢?因为议论文是讲道理的,要讲清道理,就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而反映这些概念、判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互文性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促进了语言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探讨,但他们多是从批评话语的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认知理论等角度进行讨论。而互文性理论本身在语言层面上与汉语修辞格有许多相同的特征,本文将从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出发,探讨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仿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被广告英语广泛使用,广告根据需要,模仿现有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语调等来达到其广告效果。而广告英语作为一种英语语言文体,它有效的证明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征。本文通过例子分析仿词、仿语、仿句、仿篇、仿调在广告英语中运用,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四个原则,即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探讨广告英语是如何通过仿拟让消费者根据自身的身体经验形成的象似性达到共鸣,产生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作文自从2006年出现以后,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者的“宠儿”,2014年新材料作文更是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高考有别于学业水平测试,前者重在选拔,而后者重在过关;前者重在考查理性思维能力,而后者重在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遍查2014年高考作文,作文审题立意无不更看重思维深度。综观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18道高考作文题,运用二元  相似文献   
16.
甘国芳 《学语文》2014,(1):74-75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示敬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我们一起探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鲍照的名头是早有所闻的,其诗名之巨,延及盛唐,李白的豪迈、飘逸就深受其俊逸诗风之影响。只是少年时读他,毕竟少了历世的沧桑感,品不到内在的滋味,故而也走不进他的世界。因此,鲍照仍只是文学史上流传许久的一个名字而已。  相似文献   
18.
陈彪 《学语文》2011,(6):64-65
提问.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人们常专注于提问内容的考究,却忽视提问语的“打磨”。提问语一般包括称谓语、评价语和导引语。提问语设计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得体地称呼陌生人是一个虽然困难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对陌生男性的称谓语,试图揭示一些常用的陌生男性称谓语的利弊,分析其称呼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白族称谓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白族是一个崇尚礼仪、讲究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民族。对父母儿女、伯叔姑舅等都有详细的称谓语,接人待物都讲究合乎应有的称谓规矩,不能随便“喂喂”地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